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武侠仙侠>神话从童子功开始> 第两千六百四十七章 诉说 (求订阅)

第两千六百四十七章 诉说 (求订阅)

br />
  一来,孟昭也没觉得手中这些东西,是有多么重要,他若是有了武功,天下财富,予取予求,这些不过是沧海一粟。

  二来,三狗子的底细他一清二楚,而且,也了解这个人,重赏只会激发他做事的进取心,而不会叫他生出更多的贪婪。

  若是换了一个激进,高调的家伙,孟昭可不会这么好说话。

  三狗子被眼前的金子和银子给晃了眼睛,一时之间也有点懵逼。

  这和之前从李瘸子家中搜掠的财产,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金子只是很小的一点,如豆子一般,银子也有,但数量也不是很多。

  李瘸子虽然抠门,但进项有限,家财自然也不丰厚。

  然,面前的一金一银,那真是一笔横财。

  别的不说,就这一锭金子,换做下来,价值足够他家老爷子安享晚年,还是过的相当不错的那一种。

  换言之,孟昭给他的这一根金条,完全可以算作是他的安家费,足以彻底免去他的所有顾虑,从此之后,全心全意跟着他干。

  孟昭没在意这金银之物,而是开始向三狗子询问起关于小寒山内,龙珠的传说!

  张家也是小寒村内的坐地户,论起存在的时间,绝不可能比闻三的家族短。

  尤其是三狗子的爷爷还在世,说不定知道的,比闻三还要多。

  果然,从三狗子口中,得知了更为具体的信息。

  小寒山为龙脉,这一个说法,很久之前就有过,当然,这龙脉,并非是大龙脉,足以主宰王朝兴衰的那一种,充其量算是地脉优势的一种显现,不然,早就被人掘断龙脉,以免成为王朝心腹之患。

  根据小寒村的祖辈所言,这龙脉,还和地下一条暗河水脉相通,龙脉呈寒性,因此,才会有小寒山之称,以及小寒山周围这特殊的生态环境。

  关于这一点,三狗子的爷爷,知道的最清楚,因为就在三四十年前,就曾有过道人,手持罗盘之物,前来堪舆龙脉,厘定风水。

  当年的三狗子爷爷,就陪在那道士左右,听到了一些秘语,从而知道一些所谓的风水之事。

  至于是否真有这样的地脉之相,孟昭此时因为无法运用天子望气术,难以窥探天地人三才之气,也无法探究明白。

  这其实也不是重点,孟昭并不在意这龙脉,他更在于那龙珠之说。

  对此,三狗子倒是说出了另一种解释。

  山中藏宝,这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不管是什么山,什么水,必然都藏有非凡之物,除非是不成气候,或是死山死水。

  如小寒山这样身处龙脉之地的,蕴养宝贝,那更是极为自然的一件事。

  山中村民,有哪一家,不知道这个事情的?

  龙珠之物且不提,村长韩大力所在的韩家,早祖辈时,就曾从小寒山之内,得到一件百年寒蟾的蟾衣,敬献给县城的一位大人物,从而得到赏识,继而成为村长,一代代传承下来。

  还有那孙大头,他当年回归小寒村,之所以能很快崭露头角,除了本身武力不俗,还很能生之外,也是因为从小寒山内,得到一只三十节雪蚕,同样卖给县城的大势力,方才积攒下偌大的家底,至今都为人所津津乐道。

  寒蟾蟾衣,还是那三十节雪蚕,价值都是无可估量。

  孟昭更清楚,大概率,这两者,都是用来炼制武道秘药的重要成分,对于武者来说,万金难求。

  只不过,宝贝虽好,也要有命才能享用。

  当年那韩家先祖,或是如今村中的孙大头,应该都颇有气数,方才能从小寒山中,得到这非凡的宝物,从而蒸蒸日上,留下丰厚家底。

  更多的小寒村寻宝人,则是殒命在山中,成为一副枯骨,徒留下家人空悲伤。

  因此,说小寒山中,有所谓龙珠,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都大差不差,因为不管是不是真的龙留下来的,价值定然是十分稀罕。

  倒是这蟒丹之说,在三狗子口中,颇有几分门道。

  小寒山的环境特殊,一年四季,其实大半都处于严寒天气当中,蛇蟒之流,应该难以生存。

  冷血动物,要是长年累月待在这种严寒天气下,只怕熬不了多久。

  但偏偏,山上,的确是蛇蟒众多,尤其是蟒,相较于其他之地,生长岁月更大,寿命更长。

  早些年时间,村里其实还有所谓的除蟒日,就因为山中大蟒为数不少,有村中猎人,或是其他人,被大蟒吞食,为祸甚重,才有了这除蟒之说。

  至于为何山中之蟒蛇,不被这森寒气候环境所影响,也是众说纷纭。

  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其血脉特殊,体质不同,就好似那寒蟾,雪蚕一般,具有非凡的抗寒,甚至是乐于在寒冷环境下生存的能耐。

  以此窥之,说有那么一条蟒祖宗,孕育出了蟒丹,被说成是龙珠,并不足为奇。

  或许,这就是山中村民所流传出来的。

  可能是某个真正亲眼见过巨蟒,乃至巨蛟的村民,心中生出这样的想法,随口一言,流传出去。

  也可能是家人死在巨蟒口中,心怀怨怼,想要用所谓龙珠至宝流言,来借用外界势力,诛杀山中巨蟒。

  这都不是孟昭所想,而是三狗子自己的推测。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