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武侠仙侠>神话从童子功开始> 第两千六百五十四章 参详,设想,提升方向 (求订阅)

第两千六百五十四章 参详,设想,提升方向 (求订阅)

emsp; 其立意以流云为主,缥缈变幻不定,绝非以力取胜之法门。

  修行之后,体内云种种下,自然而然,身轻体健,轻身功夫自然而成,若是再有专门的纵跃之术,腾挪之法,便是更加厉害了。

  此功单纯配合肉身,比如那折云手,其实不太理想,威力不足。

  但若是,有剑法,比如孟昭所创的柔云剑,那就厉害多了。

  剑乃杀人之利器,正可弥补参云功攻伐不足的特性。

  孟昭则是思忖着,云种已下,若想精进,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其一,就是竭尽全力,开发参云功,毕竟不同的人,修行同样的武学,成就也是天差地别。

  孟昭自然不认为自己是庸碌之人,即便是参云功,他仔细钻研,以他的见识,领悟,仍可与修行神功秘诀的群雄争锋!

  比如参云功,要旨为流云,攻伐不足,柔和过盛。

  孟昭却可以将流云,演化,蜕变为霸道刚猛,雄浑澎湃之连云,殃云。

  以柔驭刚,化绵为猛,使之攻伐之力愈盛。

  这绝非不可能之事,相比起创造一门全新的功法,孟昭只是在参云功的基础上,加以演变,提升,并不算难。

  再怎么说,他都是无上天人的成就者。

  其二,则是再找寻新的内家武学秘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融入参云功,或者说,将两种,甚至更多的武学参融进去,由此拔高参云功的利益,威力也将不可同日而语。

  这路子,其实和孟昭的诸天御龙紫薇帝经相同。

  参融百家之所长,成就一家之武学,其功甚大,天下莫敌。

  但,因为此世照天神镜,始终没有动静,哪怕孟昭修成云种,栽到丹田当中,仍是没有反应,只怕很难利用这金手指,来为自己的武道之路,添砖加瓦。

  因此,只能依靠孟昭自己的天赋,以及武道智慧,来做这件事。

  孟昭寻摸了几条路子,算是一个方向。

  其一,就是走风云合璧,摩诃无量的路子,再寻找一门和参云功相匹配的法门,以风为主旨的内家武学,两者柔和,或许可以达成这风云合璧,摩诃无量的成就。

  天极摩诃,就是搜神宫长生不死之神,从少林寺木人巷的达摩祖师处,参详元极摩诃所创,催动风云之力,威力无匹,真正具备神之威。

  风云二者,交互,是并行的。

  其二,则是以云为主,添加各种附属之力,比如云龙,云雷等等。

  这是以云为主,以其他之力为辅,主次分明,不可逾越,不然,以此时孟昭所修云种,主次变换,很可能走火入魔。

  这可不是胡说,而是极可能发生的。

  武功,武功,一步一个坎,绝非一帆风顺就能有所成就。

  其三,看看是否可以化用霜风云三者之力,形成三分归元气。

  换言之,需要两门武功,一者以风为主旨的武学,一门,以霜寒,冰寒为主的武学。

  论起难度,其实算是三者当中,最难得一个。

  但同时,一旦有所成就,也必然是最大的那个。

  这些路子,看似简单,实则极难。

  尤其是风云合璧,和三分归元气,许多人只怕会以为,前者远胜过后者,毕竟聂风和步惊云的大招,就是这一门功夫。

  以此挫败无数阴谋和豪雄,三分归元气也败在风云合璧手中。

  但事实上,这里面添加了许多玄学要素。

  比如聂风和步惊云,乃是远古时代,女娲大神补天留下的三星之二,风星和云星的元气所化,应了千秋大劫,先天禀风云之力而生。

  自然在风云合璧之后,激发的先天神能,远胜过其他武学,这是超脱武学的命格之说。

  风,云,是他们的核心,哪怕看似寻常的风神腿,排云掌,后期也被两人修行到超拔本来层次的地步,以此挫败单一的三分归元气的,都是寻常。

  这是个人禀赋,超过武功特质,是以人为胜,而不是以功为胜。

  真正要是以武道要旨来参详,三分归元气的立意,其实极高,尤其是容纳三分之能,取其长,糅杂一处,生生不息,化为精纯无比的元气,具备分解之能。

  其内劲生生不息,雄浑若大海,无穷无尽,再加上分解之力,堪称是玄幻当中的大分解术,或是火影世界当中的尘遁,将一切分解为原子,化为尘埃!

  雄霸这个人人品不说如何,这武功其实很不错,可惜没有人将其推演至更高的层次。

  但孟昭以其无上天人之能,自然可以将这三分归元气,练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当然,这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

  不过,事情如何发展,未尝会不如孟昭所愿。

  其中,此前三狗子对孟昭所言的,关于小寒村的种种,给了他一定的希望。

  先说云功,已经就位,孟昭连云种都已经练成,属于是不需要额外费心思的武功,只需要以此为根基,不断变强,增进实力即可。

  再说寒功,应该是类比三绝中天霜拳的地位,孟昭虽然眼下没有路子,但也不是一点方向都没有。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