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明末:从零开始造反> 第357章 挥军北上

第357章 挥军北上

自陈罪行恕罪,纷纷像是抓到救命稻草,细数自己种种罪行,然后向百姓们跪地哀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望着以前不可一世的老爷们,竟然这般样子,许多百姓的观念受到很大的冲击。

  再望着同时穷苦出身的义兵们,眼中有惊讶,有感激,有向往。

  公审结束,一部分罪犯被编入苦役,剩下的当众处斩。

  看到十几颗脑袋齐齐落地,吓人的场面让百姓闭上眼睛,不敢再看。

  李过让人用围布遮挡,然后当众宣讲义军的主张。

  他们之所以兴义兵,是因为朝廷无道,官府贪腐,大户贪婪,让许多百姓活不下去。

  他们要做的,就是对抗官府的暴政,拯救无衣无食的穷苦百姓,团结一心,一起去救助天下的穷苦百姓,打倒残害百姓,剥削百姓的官绅大户,让人人都是土地,人人都能平等,过上好日子。

  这些言论,都是百姓们从未听说过的。

  极大的冲击着他们的观念,也引得他们思考。

  最后,李过宣布会成立执法队,百姓有任何冤屈,可以找执法队做主。

  义军的清涧县待了五天,让清涧县的百姓受到很大的触动和冲击。

  就在他们都已经快要习惯了义军的管理时,义军却要拔营离开。

  根据高小甲的情报,官兵正在调兵遣将,打算重新围剿义军。

  高小甲的情报主要来自于延安城。

  自从洪承畴和杨鹤闹翻,被安排在延安城处理善后事宜后,就一直在关注李毅的动向。

  当艾万年和贺人龙近一个月都没发现李毅踪迹,他就觉得大事不好。

  于是他立刻向杨鹤请示,要求统率延绥兵,追缴李毅。

  但是杨鹤根本不予理会。

  果然,没多久就传来艾万年和贺人龙中了李毅的埋伏,全军覆没的消息。

  这下子杨鹤更加愤怒。

  认为洪承畴不听自己的指示,一意孤行派兵追缴李毅,这才导致这场大败。

  洪承畴对于偏执天真的杨鹤,也是恼怒万分。

  两人分别向朝廷上书,抨击对方。

  就在文书发出去没多久,就传来清涧县被李毅攻占的消息。

  这下子杨鹤坐不住了。

  他想要招抚李毅,是觉得李毅谋逆只是因为被设计陷害,心中委屈激愤之下,为求自保的无奈之举。

  可是并不代表,他能坐视李毅攻占城池。

  而李毅攻占清涧,洪承畴这个延绥巡抚更是责任重大,也急需收回清涧县,追剿李毅。

  杨鹤和洪承畴被逼无奈,重新走到一条路上。

  刚刚赶回固原的官兵,屁股还没捂热,又被一封调令调往了延安城。

  这些官兵没能捞到好处,本就是怨声载道,刚刚从延安城回到驻地,又要赶回去,这不是玩呢吗?

  于是军中爆发闹饷,固原兵哗变,开始索要积欠的饷银。

  可是官府根本没有银子给他们发饷。

  杨鹤派了三批人前去交涉,都没能平息事端。

  最后只能东拼西凑拿出来五千两银子,并且许诺这才让固原兵重新上路,赶往延安城。

  但是此事让杨鹤威信一落千丈,传到京城,更是留下许多口实。

  这些消息,都通过高小甲的情报网,传到了李毅的耳朵里。

  所以在官兵聚集,要围剿自己的时候,李毅并没有丝毫留恋,直接丢弃清涧县,挥师北上。

  延绥兵被李毅在落石山击溃,全军覆没之下,延绥只剩下镇西将军杜文焕这支军队。

  杜文焕,万历朝名将杜桐之子、杜松之侄,十六岁即跟随名将官秉忠征战西北,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

  这位将军先后担任过榆林总兵、宁夏总兵等要职,算是西北将门的领袖,也是大明少有的精通文墨的武将。

  只是后来天启年间告病回乡,今年被杨鹤请出来担任镇西将军,主领延绥兵,兼领固原兵,以来追缴贼寇。

  杜文焕是西北将门的领袖,而延绥更是他的老家,在这里实力很强。

  如今被杨鹤派遣追缴最大的贼首王嘉胤。

  李毅率领军队北上,一是暂避官兵围剿,二是北上与王嘉胤等起义军汇合。

  如今官兵势大,单打独斗是不行的,李毅急需外援。

  军队北上,一路上各个庄园、县城都是紧闭大门,召集民壮守备城池。

  而义军攻占清涧县,通过公审官绅大户,从他们身上抄出不少钱粮兵械,也不用寻找补给。

  所以一路上秋毫无犯,就算是进入村庄,也是取水歇脚,用铜钱换取一部分咸菜肉食,用来补充饮食。

  义军很快绕过绥德城,北上接近米脂县。

  回到自己的家乡,李毅也难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