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武侠仙侠>青仙问道> 第121章 乡试

第121章 乡试

的道术高手进入考场作弊了。”徐青暗自心想。

  经过例行的仪式之后,徐青来到自己的考房。他打开卷袋,取出里面的考卷。

  第一场考试的三道四书题和易经的四道题都在里面。

  因为乡试考试报名前,便要提前录好信息,将自己选择的本经交上去。

  一共七道题,总共要做七篇文章。

  “乡试考试,首重第一场,第一场又首重三道四书题,至于四道五经题,更大的作用在于将卷子分类,当然,在文章水平都很高,难以分出高低的情况下,五经题的水平便能起到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主考官个人对五经的倾向,也会影响排名。”

  “这次乡试人才济济,五经魁级别的文章,在四书题肯定是难以分出高下,最终分出高下的地方,自然在五经题。我选择易经,已经占了先手。”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徐青对乡试的门道早已摸得十分清楚透彻,但也没有大意。

  他先将三道四书题看过,却没瞧最后的胜负手四道五经题。

  因为四书题的水平,决定了他的文章能不能送到主考官面前。

  以他的水平,自然不担心失手,但能精益求精,自然是最好的。

  徐青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先吃了点心和补充体力气血的丹药,消化之后,待得身体和精神状态达到最佳,方开始做题。

  乡试的题目和童生试的题目,最大的区别是童生试的题目,许多都是截搭题,剑走偏锋,甚至题目的内容往往驴唇不搭马嘴,而乡试的题目,取得堂堂正正,连出处的段落都给写出来,断不至于让考生误解,连破题都做不出来。

  大道至简。

  往往这样简单且堂堂正正的题目,最考验参考生员的文章水平。

  徐青开启绝对专注的状态,先进行构思,直到胸有成竹,然后开始答题。

  从破题第一句开始,徐青的文字并无“匹夫而为百世师”那样的破题力度,而是充满先秦文字的古风质朴。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不但能用在武学上,文章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花团锦簇不一定是好文章,能用平实的文字,精准表述自己要阐述的内容,使人过目难忘,并易于理解,那才是圣贤做文章的用意。

  先秦诸子的文字,往往如此。

  言简意赅,直指论述的本质。

  徐青将三道四书题,一气呵成写出来。

  笔锋所及,无不合意,没有任何新奇取巧之处,言语朴实,却与文章题目浑然天成,找不到一字可以更改的地方。

  甚至拿给一些读书人看,都会以为是往古圣贤写出的文章,不会想到竟然是今世人的作品。

  偏偏文章结构,无不合乎八股文的法理。

  这好比武者,带着极重的镣铐,打出法度严谨直指上乘武学意境的拳法,没有一丝一毫不切合关节之处。

  写完三道四书题,徐青看了一遍,都不禁恍然出神。

  这真的是自己所写的文章吗?甚至更像是贡院里那些圣像借他手写出的道理文章一样。

  “是了,我感知到圣像的至大至刚之气,感受到圣人的‘理’,笔锋自然也受到感染,文字里有了他们从前做文章的精气神。”

  他反复观看自己的文章,甚至连神魂都有所受益,多了一丝至大至刚的气息。

  “我上次府试的文章都能文惊圣像,这次按理说,更能够做到这一点。可是贡院的圣像,似乎一丝一毫变化都没有。”

  “难道是要像府试那样,当着众人面念出来才行?”

  徐青心里泛起一个奇怪的念头。

  不过乡试堂堂正正为主,再弄文惊圣像的噱头,反而近乎鬼神之举,不见得是好事。

  至少,味不对了。

  他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可以批评的地方。

  “批斗我,便是批斗圣贤。”徐青不信那些同考官见到文章之后,有这个胆量。

  因为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已经是当世大儒的水平,即使不是,背后也是大书院,且被书院当最重要的核心培养。

  在乡试制度下,阅卷的同考官根本看不到做试卷的人的信息。

  何况他这四书题文章走的堂堂正正之道,没有在文字上藏有关节。

  写完四书题,徐青依旧神采奕奕。

  不过他没有趁着这股精气神,继续答五经题。

  徐青闭目养神,渐渐忘了自己写的那些四书题文字。

  如果说,四书题是以重剑破题,那么五经题,反而要用利剑破题了。

  徐青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开始做五经题。

  他依旧先闭目思考,胸中构思。

  直到腹稿打好,徐青开始落笔。

  洋洋洒洒,四道五经题,文不加点,一蹴而就。

 &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