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



  这是太后给予承恩公府的体面,还是太后在提醒承恩公府不要忘了他们的本分?

  要是可以的话,霍世鸣也不想给孩子取这么个名字。可是太后金口玉言,这个名字还是他向太后苦苦求来的,他再不满意,又能如何呢。

  从那天之后,京中就隐隐有些传言,说是太后与承恩公府不睦。

  “阿泽和儿媳妇呢?怎么没看到他们?”

  方氏道:“阿泽他大舅哥昨天又添了个儿子,阿泽和他媳妇去安远侯府送礼了。”

  霍世鸣问:“你怎么没去?”

  方氏白他一眼:“我等安远侯府办洗三礼再去。”

  “也是。”霍世鸣一听就明白了,“这会儿侯府肯定乱得很,阿泽和他媳妇不是外人,过去也能帮一把手,我们过去就是添乱了。”

  霍世鸣又问方氏给孩子置办了什么洗三礼。

  方氏刚才就是在和嬷嬷商量礼单的事情,听到霍世鸣问起,随手将礼单递了过去。

  令她诧异地是,霍世鸣不仅接了过去,还从头到尾细细看了起来。

  霍世鸣道:“霍家人丁少,阿泽和他媳妇感情好,和几位舅兄关系也不错。我们两家的来往应该更密切些。你照着这份礼单,将礼物再加厚三成。”

  以往这种人情往来,都是由方氏和儿媳妇关氏拿主意,霍世鸣是极少过问的。

  不过只要霍世鸣开口,方氏也不会逆着他的意思。

  想到安远侯府那一大家子人,方氏难免眼馋:“要我说,阿兴也大了,该催阿泽他们再要个孩子了。承恩公府这么大,只有阿兴一个孩子怎么够,也不拘是给他添个弟弟或妹妹。”

  霍世鸣心里正烦着呢:“这种事情,你自己去和阿泽他们夫妻两说就是了。”

  方氏看出霍世鸣心绪不佳,也懒得去哄他。夫妻这么多年,儿子孙子都有了,她平日里除了偶尔会操心一下娘家的前程,根本就没什么可愁的。

  “对了,燕西那边来信了。”

  霍世鸣猛地起身,将孙子塞给方氏:“你怎么不早说?”

  方氏看他要往外走,忙道:“这都要用晚膳了,你吃过东西再去书房不成吗。”

  霍世鸣摆摆手,背影消失在方氏的视线里。

  方氏无奈,只得吩咐下人单独送一份饭食去书房。

  来信之人是霍世鸣的亲信,燕羽军统领孙裕成。

  这段时间,霍世鸣看似气定神闲,将大量精力都投入到元戎弩的研制和季衔山的接触上,实则整个人都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行唐关的兵权,其实分成了三份,分别在行唐关主将、行唐关副将和燕羽军统领手里。

  从前,霍世鸣是行唐关主将,他的好兄弟孙裕成是燕羽军统领,刘集这个行唐关副将装聋作哑、明哲保身。

  行唐关大半兵权都直接或间接地掌握在他手里。

  在燕西那一亩三分地上,他和土皇帝没什么区别。

  但在他被调回京师后,一切都变了。

  太后任命朱雀卫白文镜白大统领为新任行唐关主将。

  白文镜的身份可不一般。他出身将门,在先帝时期就深受先帝信重,他的长子还尚了乐平长公主,而乐平长公主一向听从太后这位嫡母的吩咐。

  白文镜要家世有家世,有身份有身份,要能力有能力,花了一些时间,就在行唐关站稳了脚跟,这段时日因为榷场贸易的事情,与孙裕成爆发过几次冲突。

  孙裕成在信中向他诉苦,说是有不少人都改投到了白文镜麾下,言语间还透露出自己怕是要保不住榷场这块肥肉了。

  权力是没有真空的。

  无论他在行唐关的时候有多威风凛凛、一言九鼎,当他离开行唐关的时间久了,威望就会下降。

  即使他是承恩公、兵部尚书也不能例外。

  要是再多耽误一段时间,耽误到白文镜理顺燕西军务,彻底掌控行唐关的时候,这里面还能有霍世鸣什么事情?

  “元戎弩已经开始批量生产……陛下那孩子也是支持北伐的……现在我所欠缺的,只是一线转机。”

  “大穆还不够乱……永庆帝、永庆帝怎么还没死……”

  霍世鸣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希望永庆帝出事的人。

  要不是他一向不信佛,他都想像方氏一样,去小佛堂那里拜一拜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祈求起了作用,在看到那封写着“三皇子宫变身死,永庆帝中风晕厥,储君之位悬而未决,萧家催促燕北守将萧国英领兵回京,为十皇子继位保驾护航”的密报时,霍世鸣知道,自己苦苦等待的那一线转机,终于来了!

  霍世鸣满脸狂喜:“孔易,你怎么看?”

  孔易语气深沉:“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将军,到最终下决心的时候了。”

  霍世鸣的身体因激

  动而战栗。他用右手死死握着自己的左手,仿佛这样就能压下自己的颤抖。

  过了好一会儿,他深吸一口气,面上的喜意一点点沉凝:“就照你说的办吧。”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