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0

,余下一些中小部落的反抗,在众人眼中不过是负隅顽抗,甚至都不用李宜春亲自出马,下头立功心切的部落就已经点齐人马,跃跃欲试。

  李宜春也不打算和底下人争这些小功,总要分润一些功劳出去的。

  所以在简单打扫完战场后,李宜春就将其余琐碎事交给下属,而他亲自出面,设宴招待远道而来的燕羽军。

  宴上气氛正热闹,一阵匆忙而凌乱的脚步声打断了众人的交谈。

  李宜春蹙起眉,放下酒樽,语气森冷:“在贵客面前如此吵闹,岂不失礼。”

  燕羽军统领陈立群笑道:“不碍事,兴许是有什么急事要汇报。羌戎王不妨宣他们进来问问。”

  有了陈立群给的这个台阶,李宜春面色稍缓,侧头吩咐一旁的亲信:“出去看看是什么情况。”

  不多时,亲信再次回到李宜春身边,却面色有异。

  他在李宜春耳畔低语几句,李宜春脸上也浮现出惊诧之色。

  使节团的几名正副使互相对视一眼,邱鸿振主动出声道:“羌戎王,不知外头发生了何事?”

  李宜春的目光在几位使臣身上来回转了两圈,斟酌道:“此事是我手底下人和燕羽军的人一起撞见的,不如就让他们一起进来汇报吧。”

  进来禀报的燕羽军士兵自不必说,李宜春的那名下属刚好也会说汉话。

  两人进来以后,李宜春的下属就单膝跪倒:“王上,我们的人一路追击

  那些逃窜的残兵,好不容易在羌阳河畔追上了他们。结果就在我们准备动手之际,天边降下一道惊雷,雷光过后,我们面前凭空出现了一块一人多高的石碑。”

  “石碑?”卫慕族长激动道,“你们都看清楚了吗?那石碑当真是从天而降,凭空出现?”

  羌戎士兵:“我们也不知它是从何处而来,只是一阵白光过后,那石碑就出现了。”

  李宜春追问:“那石碑上可有什么奇异之处?”

  这回开口的人是燕羽军士兵:“石碑上纹路清晰,隐约是几个文字的模样。但它既不是汉字,也不是羌文,宛如天书一般,我们没有人能够认出来。”

  燕羽军士兵这番话,勾起了李宜春的好奇:“可将那块石碑带回来了?”

  “石碑太沉了,我们人手不足,搬不动,也怕损坏了石碑。我们两人快马回来报信,其他人都还留在原地看守。”

  “好!做得好!”李宜春笑赞一声,又扭头去看周围其他人,“不知诸位可有兴趣随我一同去瞧瞧那神迹?”

  从士兵说出“天书”二字时,宋叙心中就隐隐生出一种不详的预感,如今听到李宜春将那块石碑定性为“神迹”,宋叙的心瞬间坠入谷底。

  是谁?

  宋叙的目光在李宜春脸上停留少许,又一一看向靖国公、邱鸿振、祝青云、桑玄清,就连刚抵达王庭不久的燕羽军统领陈立群,都成为了宋叙的怀疑对象。

  太巧合了。

  这一切实在是太巧合了。

  自古以来,王朝盛世无非三件事情:开疆扩土;收复失地;万国来朝。

  这三件事情里,但凡能够完成一件,都足以称得上是“王朝盛世”。

  太后的威望本就凌驾于陛下之上,吞并羌戎,开疆扩土,完成自太|祖皇帝以来都无人能完成的不世伟业,经此一役,陛下再难反抗太后的意志。

  如今羌戎大局一定,立刻天降神物。

  这所谓的神物上,还有所有人都看不懂的“天书”……

  宋叙不知这是何人的布局,也不知这些人接下来会做什么,但他知道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必将不是他、不是很多人愿意看到的。

  可宋叙又能如何呢?

  这里是羌戎王庭,不是大燕京师。

  不管众人心里是什么想法,在羌戎王李宜春的盛情邀请下,众人都没有扫了李宜春的兴致,深夜骑马赶往羌阳河畔。

  月华如水,火把连天,将羌阳河畔映照得宛若白昼。

  石碑周围,已是层层戒备,直到李宜春一行人到来,防守的士兵方才散开一条道路,请他们进去。

  高大的石碑沉于河畔,水流时而拂过碑面,将本就充满岁月印记的碑文,冲刷打磨得愈发古朴。

  李宜春下令道:“将它挖出来,搬到岸边。动作小心些,不能损坏了石碑。”

  这块石碑确实非常沉重,在一众将士合力之下,才勉强将它抬起,小心翼翼放到木板车上。

  李宜春看向一旁格外沉默的宋叙:“宋副使,你是大燕使臣,又精通羌戎和大穆的文字,不如你替大家辨认一下,这是哪里的文字?”

  宋叙举着火把来到石碑前,借着火光辨认石碑上的纹路。

  良久,他涩声道:“这看着,并不像我们熟悉的文字,依我之见……”

  宋叙话未说完,一旁的邱鸿振突然道:“既然是天降石碑,那其上的文字,自然就是天书了。我们这些普通人认不出上面的文字也是正常。”

  宋叙抬眸。

  邱鸿振微笑,与宋叙对视。

  李宜春仿佛没有察觉到两人之间的暗潮涌动,高兴得连道三声好。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