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86

出来,就“太后接受羌戎的称臣文书时,天边那轮大日骤然爆发出夺目光芒”的异常天象作为官面解读,认为那是“阴德承乾”,即太后的贤德圣明得到了天象的认可,可承继天命。

  钦天监监正的发言,无疑是又一次佐证了那句天命谶言。

  让这场骂战到达顶峰的,则是释空法师在算出那句天命谶言后不久,就圆寂于自己的禅房中。

  释空法师已年过九十,这个年纪的老人,什么时候圆寂都不奇怪。

  认同天命谶言的人,将释空法师的圆寂,解读成“泄露天机遭到反噬”。

  反对天命谶言的人,自然也要反对这种说法,认为一切不过是穿凿附会。

  但不管朝堂上众人是如何想的,民间有关“天降神碑”、“天命谶言”的传说,都随着释空法师的圆寂,再次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这场骂战一直持续到定国公李宜春、陆淮等人准备离开京师都还没能消停。

  李宜春在离开京师前一日,特意往宫里递了折子求见霍翎,向霍翎辞行。

  “原本还觉着京师比羌州好,但看着这一个月来京师的吵吵闹闹,我倒觉着还是待在羌州更自在些。”

  霍翎道:“怎么,有人求到你府上去了?”

  “没有。”李宜春摇头,“那块神碑可是我亲自献给你的,哪个不长眼的人会求到我府上去。唉,就是可惜我走得太急,没办法看到这场骂战的后续了。”

  霍翎道:“这种骂战本来就不会吵出什么结果。”

  李宜春试探道:“那你就这么干看着?”

  霍翎淡淡一笑,不愿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与李宜春

  聊起他手底下的骑兵。

  李宜春也识趣地转移了话题。

  反正他才不信霍翎会没有布置后手。

  李宜春是曾经的羌戎王,麾下有一支忠于他的骑兵精锐。

  他投靠大燕后,这支骑兵进行了一定调整和减员,最后保留在了两万左右。

  再加上从卫慕氏、细封氏、米擒氏抽调过来的兵马,组成了三万羌人骑兵,规模与燕羽军持平。

  这是大燕朝廷所能允许的最大军队数量。

  说到卫慕氏,李宜春道:“卫慕族长这下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在太后的千秋宴上,太后和皇帝都说要给卫慕氏赐中原姓氏,于是卫慕族长高高兴兴选了“季”这个国姓。

  当然,也不能说卫慕族长的选择有问题——在大多数不知内情的人眼里,肯定是一国国姓最为体面辉煌。

  只是原本卫慕族长可以接受太后的示好,顺势靠拢太后、投效太后。

  但有了先前那一出,就算太后不记仇,也没必要再重用一个下过她面子的部落。

  霍翎摇摇头,没有说什么,只是问李宜春:“你认为羌州的事情,能在几年内理顺?”

  李宜春仔细想了想,有他的配合,再加上大燕的资源倾斜,以及那些被派去羌州的能臣干吏……

  “这就看你想梳理到什么地步了。想要让羌州的百姓彻底归心,打从心底认同自己是大燕子民,至少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

  这个时间,足够重新长成一代人。

  这一代人完全接受大燕的文化熏陶,学习大燕的风土人情,等到他们长大后,羌州才能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

  “如果只是想从羌州调兵,让羌州成为大燕攻打燕云十六州的一个大后方,至多五年。”

  李宜春显然是猜到了霍翎的打算。

  “五年……”霍翎道,“有些久了。”

  李宜春正色道:“我尽力吧。”

  “好。”天色不早了,霍翎起身送了李宜春几步,“你多保重。”

  李宜春行礼:“这句话,应该是我对圣人说才对。圣人要多保重。”

  霍翎送到殿门口就止步了,由无墨代她再送李宜春一程。

  少许,无墨折返回来,发现霍翎依旧站在长廊底下,双手挽袖,静静看着远处余霞成绮,斜阳似火。

  霍翎的目光落在无墨身上,突然抬手,触碰无墨的鬓角,从她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头发里,挑出一根白发。

  “你有白发了。”

  无墨摸了摸自己的鬓角,笑道:“圣人眼神真好。”

  霍翎道:“你的四十岁生辰,也不远了。我给你准备了一份生辰礼,不过这份礼物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甚至会有不少人上折弹劾你,你害怕吗?”

  无墨道:“有娘娘护着我,我不害怕。”

  无墨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

  不管娘娘送她的礼物会引发怎样的争议,无墨都不害怕。

  这些年里,她一直在艰难地追逐圣人的脚步,努力不给圣人拖后腿,但她做得还是不够好,还是不能像祝青云、桑玄清她们一样为圣人分忧。

  所以,如果能帮上圣人一些忙,就算在这个节骨眼上牵扯进朝堂的漩涡中,她也无所畏惧。

  可是……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