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大国军舰> 第422章 斯贝很重要

第422章 斯贝很重要

,目前来看,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用国产的零件代替进口的零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

  你在代替的时候,是完全仿制,还是有所提高?别的不说,老毛子的电子技术是落后的,国内就连歼八2战机上使用的电子系统,也比苏-27的先进。

  (这个不是吹牛,在某次执行任务的时候,苏-27上去,雷达就被干扰了,一片雪花,但是歼八2上去没事,雷达还能稳稳地发现目标。)

  如果完全仿制,那依旧性能落后,如果用自己改进的产品,那么,替换过程中会不会出问题?

  比如说,换上国产的雷达,那比倒卡天线的原装雷达要轻不少,轻了的重量怎么办?要不要上个水泥配重块?

  发动机方面,更是如此,虽然说国产的涡扇十和三姨夫的外形接近,性能也接近,但是,国产的发动机还需要多年才能成熟,现在敢换上去吗?

  “目前,这个项目是由老李来负责的,他们的任务是熟练掌握苏-27战机的装备技术,吃透苏-27的原理,是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只有吃透了,我们才能提高。”

  苏-27在引进之后,有过很多的项目负责人,至于它的首任总师,则是大名鼎鼎的李明,在601所,他也是仅次于顾老的存在。

  现在三十多岁的孙匆,也只是给李明打下手的。

  “我们海军的那个项目,进展如何了?”在绕着生产线转了一圈之后,武胜利终于问了起来。

  “咱们研究所里专门组织了一支精干的队伍,专门测绘仿制那两架T-10K,负责人罗洋也是咱们新三届的高材生。”顾老说道:“我带你们去看看。”

  当初,秦涛从尼特卡基地里带回了两架T-10K原型机,分别是第三号机和第七号机,还有一些起落架等配件,这两架原型机回来之后,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在海军的机库里吃灰的。

  一直到了引进苏-27的生产线之后,这两架原型机才被拖到了601所,由这里的专家展开测绘仿制工作。

  对海军来说,这也算是前瞻性的了,毕竟,眼看这瓦良格一天天地靠近,这舰载机项目也得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不能等到瓦良格号翻新之后,舰载机还没影呢,只能靠直升机挑大梁啊。

  不过,由于才刚刚掌握了苏-27的机体生产,对601所的专家来说,这种舰载机想要仿制出来,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在601所一座不起眼的小楼里,秦涛再次见到了几年前被自己弄回来的原型机。

  其中一架还保留着完整的状态,另一架则被彻底拆散了。

  这也是有两架原型机的好处,如果只有一架,拆散了装不起来怎么办?

  “罗工,罗工!”顾老对着里面正在忙碌的人喊了起来。

  罗洋,61年出生,78年,也就是刚刚恢复高考第二年,17岁的罗洋就考入了首都航空航空大学的飞行器设计系,班里的人员复杂,年龄大的甚至是罗洋年龄的两倍了。

  在这些人之中,罗洋在孜孜不倦地学习着,甚至连大年三十都是在自习室里度过的。

  靠着这种劲头,罗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就被吸收进入了601所,而且刚刚进去,就进入了研发团队,当时正是搞歼八2的热火朝天的年代,罗洋的第一个任务只是研发座舱盖,但是他闷头干了好几个月。

  在设计所里,罗洋不断地前进,当苏-27的生产线引进之后,他原本也是跟着李明和孙匆,忙于苏-27的技术的,但是,当接到了新的任命之后,他还是立刻服从了决定,在T-10K的原型机上奋斗,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三十多岁的他,正处于一个人的黄金年龄,有干劲,有精力,此时,除了眼睛里的血丝之外,他整个人还是活力充沛的。

  “顾老,什么事?”罗洋跑过来问道。

  “来,给你介绍几个人。”顾老说着,指向了一旁的武胜利:“这位是武领导,你们目前的这个项目,就是他安排的。”

  “武领导好。”罗洋热情地和武胜利握手。

  “这位是明州集团的秦总,这两架T-10K的原型机,就是他给弄来的。”

  明州集团的秦总?

  罗洋有些诧异,刚刚看到秦涛的时候,因为太年轻,他只是以为秦涛是武胜利的秘书之类的人,没想到,居然是大名鼎鼎的秦总!

  秦涛的年龄比罗洋还要小,但是,他的事迹却相当多。提起明州集团来,所有人都得竖起大拇指佩服,毕竟,现在的明州集团基本上已经是民营企业的老大了。

  对罗洋来说,最佩服的当然就是这两架原型机,现在的情况下,这个项目是保密的,外界没有人知道,而类似的事情,秦总干了肯定不止一件。

  “罗工,辛苦你们了。”秦涛伸出手去。

  罗洋这才从诧异中回过神来,握住了秦涛的手。

  “秦总,您一手推动了歼三十一A项目的发展,咱们都以为您会全力支持那边的项目,没想到,您对这款飞机还比较看重。”

  “海军以后的未来肯定是歼三十一A。”秦涛说得很直白:“但是,那种飞机的研发难度很大,不是三五年就能出来的,甚至十年八年内都看不到希望。对我们海军来说,目前最切实际的,还是苏-27的改款。”

  听到秦涛这样说,罗洋既兴奋又不好意思:“秦总,我们已经将其中一架飞机拆开了,经过我们的拆解发现,这种飞机的技术难度,远在苏-27之上。”

  “是因为它多了一对鸭翼吗?”武胜利好奇地问道。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