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   除非是真的愚昧无知,或者根本不愿意听人言, 否则在那位亓老师的教诲下,连稚童都听得明明白白,更不要说是成人了。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便是根本吧。]

  [可惜人心是贪婪的,他们就算知晓根本在哪,也不愿意割舍下自己的利益。你们难道愿意把到手的好处分割别人么。]

  [呵,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他们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不在乎百年后的子孙后代如何。而且他们自以为自己能够传承千秋万代,比皇室还有久远。殊不知乱世倾轧之下,什么都保不住。]

  [既然有些人心狠手辣,也莫怪别人为什么又要反抗了。被压迫到活不下去的时候,就该重新洗牌。]

  不少富人看得心惊肉跳,心中的慌乱一日大过一日。

  北边掀起的战火仿佛也在印证着这些话,不少人甚至都不敢再欺压手中的佃户,只祈祷这乱世不要到来。

  有句话说得好,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可惜他们的奢望落了空,那些流民叛军受到的压迫可不是轻而易举能缓和的,不论这些人做什么,依照现状看来,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现代。

  元宁在舅舅的剧组也早就杀青了。

  幼帝的戏份没多少,人家自然要长大的,后来便是少帝,换成了旁人来演。

  他也收到了来自导演的大红包,并被向来严苛的对方表示希望下次也能合作。

  另外就是关飞渡开学了,他没法再继续和自己的宁宁弟弟继续愉快地玩耍。

  之前他所以为的二人能够一起上学也只能是奢望而已,元宁还要再上些课才能入学。

  薛兰鹤跟元宁说的理由是他对现代世界还没有特别熟悉,必须多了解了解才行。

  元宁也知道这个时代还没有强大到能逆转时空,因此系统的存在也就极为耐人寻味了。

  为了不给舅舅添麻烦,元宁也很谨慎,对自己晚入学这事没有半分难受。

  跟关飞渡就直言是要准备去天才班,毕竟元宁并不是没有这个天赋,而是没能得到最好的教育。

  如果去了普通的班,和同龄儿童一起慢吞吞地学习,对他而言才是一种残忍。

  薛兰鹤同时也在到处搜罗家庭教师,再过两天就打算对收到offer的老师展开面试。

  凡此种种,不足以一一尽述。

  ……

  大盛朝这么多日发生的事也不在少数。

  最让众人震惊的还是名为布衣军的流民攻入遵宝县,又拿下了旁边的四顾县。与此同时,又出现了一批打着清天大帝旗号,要救苦救难的清天军。

  这两波以百姓为主的军队在一开始并不受人重视,甚至还被看做是乌合之众。

  岂料他们的行动宛若摧枯拉朽之态,才半个月就各占了四个县,一同瓜分了锦丘郡。

  消息传出来时,百姓骇然,连上头那位皇帝都坐不住了,赶紧派人去镇压叛乱。

  不过领兵的人选是谁,元盛昭还在考量之中。

  他当然不能动用自己的兵力,尤其是拱卫皇城这批禁军,那是碰都不能碰一下的。

  他还在挑挑拣拣,再三犹豫时,有人进献谗言,告诉他可以令渤海郡王长孙祯去安抚锦丘郡。

  原本这小人还被元盛昭不爽。

  渤海郡现在被长孙祯治理得物阜民丰,光是每年税收的仓库都堆满得快放不下来,谁不夸他一句手段了得。

  世人谁不馋渤海郡,连皇帝都想尽千方百计想要收回这个地方。

  谁知长孙祯是个滑头,不管元盛昭怎么想办法,都拿他没辙,更不要说收回那一郡了。

  现在这个蠢货还提让对方去解决锦丘郡的事,岂不是将肥肉往对方嘴巴里送?

  其心可诛!

  “陛下,臣对您的忠心乃是天地可鉴,日月可表,绝没有半句虚言。请您听臣一一道来。”

  他做出一副凌然正义的模样,倒是有几分唬人,元盛昭竟也不自觉地相信了他。

  虽说这世上有不少人对皇帝不屑一顾,瞧不上他们元氏皇族,但是也仍有许多人信奉正统。尤其是那些科举出身的寒门子弟,他们受了先任帝王的恩情,自然会对他们元氏王朝忠心耿耿。

  思及此,元盛昭的面色和缓了许多,他也因此能静得下心听面前这位大臣的仗义直言。

  “陛下,微臣在听闻此事之后,连夜去翻看有关锦丘郡的卷宗,发现此地易守难攻。当时由于内乱和流民冲袭,这才让那些乌合之众得了逞。但是我们朝廷想要出兵镇压收服他们却不容易,哪怕是成功了,也必然会伤及自身,导致元气大伤。”

  此事元盛昭早已知晓,这也是他为什么听闻那处传来的消息之后,面色越来越难看的缘由——可恨那锦丘郡的郡守更是个贪生怕死之徒,怕他责难,于是将隐瞒下来。

  若不是有许多百姓在天幕之上叫苦连天,恐怕他们还要许久才能到得到传出的消息!

  元盛昭细算自己手底下的兵力,根本不多,当初收服了薛兰鹤的兵力算一个,京城中的禁卫军也算一个。前者可以消耗,但是后者他可就舍不得了。

 &emsp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