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都市青春>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第424章 被师父叫来当考官(求月票)

第424章 被师父叫来当考官(求月票)

国烹饪技能交流大赛的关键,首先在于烹饪技能的比试,那是对一个厨师基本功的考验。

  除了第一届的时候,全都是如今的老师傅们亲自出手。

  接下来的几届上,烹饪技能上的比试,实际上并不会拉开很大差距。

  各地厨师都比较重视基本功了。

  一些刀功和勺功上的比试,可以说相互之间的差距很小。

  关键的比试就在于菜品的创新上。

  如果还只是做一些传统的经典菜,肯定无法在比赛中获得多高的分数。

  毕竟那些经典菜,老师傅们都做了不知道多少次。

  技法上早已经是非常成熟。

  甚至可能很多烹饪学校的学生,都能掌握一两道经典菜。

  所以菜品的创新成为了烹饪阶段比拼的关键。

  如今鲁菜中创新做的好的厨师,那自然大家公认都会想到冯正明。

  李辉东一脸严肃地说:“你不但是有创新能力,你的基本功还非常扎实,后厨里一系列的工序你都能烂熟于心。

  你去参加比赛,是有机会竞争一下状元的。”

  杨斌再次附和:“没错,你去争夺一下状元,为我们鲁菜也重新正名一下。”

  两位师兄的话让冯正明有点哭笑不得。

  “状元哪有那么好争,全国各地有多少优秀的厨师?第一届的时候,师父他们都没能拿到状元,我哪里就能争取状元了?”

  三师兄接着说:“话不能这么说,师父去参加的第一届,高手太多,那可是真正大师云集的一届,师父虽然不是状元,但也是当时的全国优秀厨师。

  你如今去参加,肯定要比师父的成绩好,争取拿个状元回来。”

  冯正明再次被逗乐了:“我要比师父成绩好,就要争取拿回状元?三哥你对我要求太高。”

  李辉东也忍不住笑起来:“好了好了,不给你太大压力,比赛是年底举办,你还有时间好好准备,不拿状元,总要拿个金奖菜品吧。”

  被师兄们这么说,冯正明也是感到压力不小,但还是愿意发起挑战的。

  冯正明面对两位师兄对自己的殷切期望。

  他只能笑着说:“我尽力而为。”

  师兄弟三个聊到这里,更衣室外面响起颜建兴徒弟的声音。

  “三位师伯师叔,师爷让我过来问你们,衣服换好了没有?”

  李辉东赶紧答应:“换好了,马上去。”

  师兄弟三个来到颜家菜馆的后厨里。

  看到师父、颜建兴都换好厨师服在等着他们三个。

  同时,颜家菜馆后厨里的一些年轻厨师也都在。

  冯正明三人自然是先向师父问候一下。

  颜老师傅看到师兄三个,接着也没有跟他们客气。

  “行了,今天找你们三个过来,是希望你们三个帮帮忙,算是对颜家菜馆的后厨进行一个小考试,你们三个算是考官,看看后厨厨师的手艺怎么样?”

  冯正明三人都是一愣,他们没有想到师父叫他们来是当考官的。

  不过从现场后厨的架式,他们倒也很快明白师父用意。

  简而言之,就是要对颜家菜馆后厨里其他厨师进行一次考核。

  可能是颜建兴有时候不亲自动手的情况下,后厨里其他厨师的手艺,让顾客提出一些质疑。

  一家餐馆和酒楼里,不可能全都指望着主厨一个人做菜。

  要是每道菜都主厨一个人做,但凡一次上客太多,真的会把主厨给累死。

  可是如果不是每道菜都是主厨亲自动手的话。

  那么必然会出现菜的出品上参差不齐。

  后厨里很多东西看似很简单,可实际上手的时候,一点点小偏差就可能出品上天差地别。

  传说中“上限够高,下限也够低”,正是因为后厨其他厨师手艺上偏差导致。

  要想不出现偏差,唯一的办法就是监督后厨其他的厨师多练。

  必须要让他们能够严格按照标准去练。

  这一点,冯正明在燕喜楼第一次上灶时,师父就是这样对他说的。

  “一定要按照标准去做,每一步都要标准。

  什么是标准?标准是一代一代老师傅传承下来的手艺,那是经过了多少代厨师沉淀下来的经验。

  你不按照标准去做,那做出来的就一定不对。”

  往往看似最简单的标准,恰恰会是很多人不能严格遵守的。

  一道经典菜,之所以是经典,那就是它的标准不能变动。

  如果每个人学的时候,都凭自己的喜好变一变。

  到最后做出来的菜一定是似是而非。

  颜老师傅跟三个徒弟说完,扭头对儿子颜建兴说:“行了,你们开始吧。”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