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都市青春>文豪1983> 第152章 余切书友抓捕嫌犯

第152章 余切书友抓捕嫌犯

  第152章 余切书友抓捕嫌犯

  “你来找我干什么?我不卖车,你也买不起。”

  “我不买车,我就是认识认识你。我有个兄弟叫马卫都,在《青年文学》做编辑……我意思是,我是个文化人,咱们不宜动粗。”

  王硕一边说,一边和余切保持距离,眼睛死死盯着他的扳手和武器。

  余切有点忍俊不禁,这王硕被许多人痛骂“流氓”,碰到真家伙了王硕也学乖了,一点儿不敢乱说话。

  “王硕,今天不宜动粗,也不宜见面,我忙着回读者信呢,你哪去哪回呗。”

  啊?

  我差点被你打死,你就这么把我打发走了?

  “余切,我们大院子弟一般有个头头,在我们这些新起来的写小说的人当中,我以为你就是这个头头,是大哥大……我不是来找你麻烦的。”

  “那你就是专门过来表达崇拜的?”

  “崇拜这词儿有点夸张了,就是久仰久仰……你能把东西放下吗?你不能对读者温柔一点吗?”

  王硕这个人的小说,后来在商业上有很大成就,“爱你没商量”、“玩儿的就是心跳”、“过把瘾就死”,这些词,本是王朔小说的书名,后来变成了社会最流行的语言,引来各路人的效仿。

  但是,这一两年王硕并不顺利,虽然他写《空中小姐》有了个成名作,但与此同时,王硕还被毙掉了十多篇稿子,已经是山穷水尽,没钱花了。

  “王硕,我知道你意思了。你有兴趣的话来《十月》杂志找我,我帮你引荐几个编辑,今天咱就这样吧。”

  “好咧!”

  王硕扭头就走,丝毫不拖泥带水。但是他走几步又忽然回头:“我渴了,能吃一根冰棍吗?我现在被那么一吓,渴得发慌。”

  余切看到陈小旭买来的东西里面,有三根冰棍,就把自己那一个拿去给王硕:“给你。”

  这是我给余切买的!

  陈小旭在心里嚷嚷。她可恨可恨王硕这个人。

  王硕一看陈小旭的眼神:糟了,又坏事儿。

  但是他没有什么理由再停留了,只能这么离开。于是,当余切和陈小旭张俪两个人打牌,听收音机的时候,王硕回去找上了好兄弟马卫都。

  马卫都,王硕,还有燕大的刘振云(余切中文系师兄)是商业化做的最成功的几个人,三个人在几年后一起成立了“海马影视创作室”,第一部电视剧就是《编辑部的故事》。

  他们对做生意的热爱,如今已经有了苗头。

  东四12条21号,这儿是《青年文学》杂志的地址。王硕有时会来兄弟马卫都这儿蹭吃蹭喝,今天他吹起了牛逼:

  “老马,我和余切会面了,是的,就是那个名气很大的余切。”

  马卫都挺惊讶:“余切现在可是一书难求啊,你找他签个名字,倒手拿去卖,肯定比你当年做倒爷赚钱,这个还合法。”

  “别,余切是真有水平的,你们都错看了我,我不是对每个人都用金钱来衡量。”

  马卫都所在的《青年文学》也是一线文学期刊,只是不能和《十月》、《人民文学》这些相比较,在他的编辑生涯中,还没遇见过余切这种天才作家。

  所以,马卫都对余切很感兴趣:“你说你到了余切家?他家怎么样,有几个人啊?”

  王硕眼睛滴溜溜一转,没有说实话:“不知道,他发现误会我之后,就好吃好喝招待我,礼送我出去了——你看,我把他给我的冰棍留着的,冰我吃了,还剩下一个棍。”

  “你恶不恶心啊,留个棍干什么?”

  “余切给的啊,你有吗?你没有吧。”王硕得意道。

  马卫都却说:“这冰棍肯定是他差点打死你的赔罪,你别想多了。”

  在《青年文学》的杂志社,有电视机也有收音机,收音机一整天都开着解闷,最常播放的栏目是《曲苑杂坛》和各种新闻,人们能津津有味的听一整天。

  王硕和马卫都一阵打闹后,收音机正在播姜坤和李文华的相声节目《北海游》,刚在人民剧院演出的,现场版本。

  在相声的现场表演中,会根据观众的反应临时更改一些台词,追一些热点,调动观众的情绪。

  李文华说:“首都有什么逛头?东四、西单、鼓楼前、故宫、北海、颐和园都去过了。”

  姜坤道:“您这是泛泛而谈……在那知识的海洋当中,您睁开您那瘦小的双腿,您可以尽情的翱翔。”

  “好嘛。我成鱼精了。”

  “游几天您都不愿意上来。”

  “那我就淹死了。”

  “我说的是知识的海洋。”

  “嘿,你以为你是余切呢,坐在家里边儿,什么事都知道了……”

  在这场面对留学生和教师的表演中,观众们哈哈大笑。

  王硕和马卫都听完了一整场表演,打算表达一下自己的羡慕之情——被人改成词放到了表演里边儿,这得多长面子啊。

  姜坤师从大师马季,他师弟是曾经在老山前线和余切一起慰问过的冯拱。

  所以他能开这个玩笑,凑这个梗。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