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都市青春>文豪1983> 第201章 商业小天才(二)

第201章 商业小天才(二)



  东方闻樱探春家里人想要购买一套房产,写信问她这个女儿的主意,因为这时候买房子是一件大事情,买私人房产更是。

  东方闻樱整天在剧组叹气:“万一买错了怎么办?又不是非要买,买了也不一定划算……何必!”

  张俪根据书里面的经验,告诉她:“我前年在蓉城时,鸡蛋每个八分钱到一毛钱,现在才过去两年,听说鸡蛋变成了一毛五一个……我们没办法买鸡蛋来等着涨价,鸡蛋会坏。”

  “但是,我们却可以买房子。”

  东方闻樱被她说服了,写信回去表示同意了家里面买房的计划。

  没多久,家里面又寄信回来,找她拿钱,原因是半年前看的房子,现在已经涨价六百块。

  东方闻樱有没有买房子?她没有说,大家伙儿最终不知道。

  但《红楼梦》剧组却掀起了一股“学习热”,陈小旭买的英语磁带,张俪带来的经济学书籍,通通被借走。

  余切虽然没有在剧组里面,却成了剧组茶余饭后的话题。

  剧组为了建设荣国府和宁荣街,把央台给的预算花的七七八八,到处找公司化缘,又新来了一批到燕京拜访的东南亚华侨,听说央台正在拍摄《红楼梦》这一历史性著作,慷慨解囊数十万元,暂时解了燃眉之急。

  其中,卜蜂集团的谢国民捐献的最多,仅他一个人就贡献了二十万元。他这一次来燕京做生意,还顺便给央台打钱,希望能开办一档名为《正大综艺》的节目。

  华侨谢国民点名道姓说:“我是因为余先生做顾问才捐献这一笔钱的!电视剧播出后,请把余切和卜蜂集团……不,是正大集团写在上面。”

  王福林感慨:“这就像是《红楼梦》那个‘皇帝’一样,他全程没有样貌,也没有出现过,但剧里面却该有这么一个人!”

  另一边,余切本人却在撰写《伤痕文学为何必然消失》的理论文章,沪市那边的《收获》杂志也向他发来信件,问他到底何时能参加在杭城举办的会议。

  这个在杭城举办的作家会议,或者说西湖会议,历史上正是“新旧之分”的明显分界点。一系列流派登堂入室,一些老黄历彻底被赶下舞台。

  巧合的是,它和鲁迅文学进修班的时间衔接了。有的作家刚从杭城会议上下来,马上又被通知要去进修班。

  本章完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