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都市青春>文豪1983> 第256章 新小说

第256章 新小说

  第256章 新小说

  “余切,响鼓不用重锤,快马不用加鞭。”

  “你受到这么多人喜欢,又有能力,今后一定要多做一些事情。还记得你在我家,你说过什么吗?”

  余切当然记得!

  当时,他正从老山前线下来,到马识途家里面拜师。

  马识途问他“何以成为文豪?”

  在老马的时代,时代的主题就那一个——救国图存,人人的脑袋上都有个达摩利斯之剑,所以往这个方向努力的作家,自然就能成为民族英雄,成为文豪。

  而在余切这个时候,大家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在打仗,有的在下海,有的要出国……要成为大作家,满足这么多人的主题,是比过去更加困难的。

  所以余切回答道:“年轻人们需要我,我争取让世界人民也需要我!”

  他现在把这句话,再次慷慨激昂的复述了一遍。

  老马满意点头。

  回想起余切这两年做过的事情,是完全符合他当初立下的壮志的。

  “这就够了,这就够了!”马识途道。

  两人在此分道扬镳。

  二十五号,沪市制片厂举办庆功会。级别很高,沪市宣传部特地派了一整个班子来研究,举办的地点也在市政协江海厅。

  《小鞋子》众多主创全来了沪市,好多人已经有段时间没遇见过了。

  谢晋见到余切后很激动:“余老师,你知道电影票房多少了吗?”

  “多少了?”

  “两千七百万!”

  “这票房很多吗?”

  “多,多得不得了!我们的片子才上映一个月,就拿到了这种票房。一整年恐怕能有五六千万——这要打破《少林寺》的记录了!”

  这么夸张?

  余切也吓了一跳。《少林寺》那片子放了很多年,总票房到了一亿还多,全国四分之一的人花钱看过电影。

  但是,谢晋又说了:“《少林寺》的票价很便宜,一毛钱,咱们三毛钱一张,还是占了一些便宜的。”

  “那也是破了记录!”

  文艺圈存在一种远古吹,讲究个开山立派的祖师爷,到时候余切做编剧的这部电影,就能成为镇压未来各路导演的天堑了。

  八十年代,小说家统治了中国电影,这一点儿不夸张。

  85年的金鸡奖最佳影片角逐中,一共有五部电影获得资格,其中除了《谭嗣同》是纪录片之外,另外四部全部出自原著小说,电影编剧全部是小说家。不仅如此,获奖的最佳电影《红衣少女》,正出自于《花城》编辑屈铁宁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第五代导演的扛把子,张一谋、陈恺戈等人,都在电影《黄土地》中担任主创,而这电影又改编自作家柯蓝的小说《深谷回声》。没有文学家,他们要陷入到无戏可拍的局面。

  电影局的老大是小说家陈沪生,统管电影局的文化部门的一把手,仍然是小说家王濛。金鸡奖、华表奖……通通是影协和文联共同举办。

  制片厂拍摄一部电影的过程中,小说家不仅薪酬远远高于演员,在地位上形同于制片厂的合伙人,而演员只是制片厂旗下拿着津贴的员工。小说家不仅可以“建议”谁来演这一部戏,还可以“建议”谁来担当导演。

  正因为小说家在今天,有如此显赫的地位!才使得余切在《小鞋子》剧组中说一不二,初出茅庐的姜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成了他的小弟。

  庆功会上,时任沪市宣传部门领导的陈立道:“同志们!这部电影取得的成功,首先要感谢一个好剧本的出现,然后要感谢导演艺术家谢晋的努力,没有这两个人,这部电影不可能受到这么大的欢迎!”

  “我们在此做一个阶段性的成就总结,也把电影送去海外参展,目前,在捷克的卡罗维发利,在伊朗的德黑兰……都有这一部中国影片的出现。电影在海外的播放中,受到了评委和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实在是让我们受到鼓舞的大好消息!”

  怪不得宣传部委都来了。

  原来这电影已经走出了国门啊。

  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陈立激动得脸通红。谢晋朝余切挤眉弄眼,大声道:“你建议我拿去国外参展,我真申请参展去了!”

  余切道:“然后呢?”

  “然后就像你说的那样,大受欢迎!”

  陈立做出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

  “请余切来讲话。”

  余切迈步上台道:“我前几天才和我老师分别,他告诉我作品是写给群众的……好多人说这是个正确的废话,我说,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受到群众欢迎!”

  “有的人从来没有过,又怎么能理解我们的抱负。”

  “只要是真正受到过认可,就不会再有什么疑问。我们为什么而创作,我们是为了群众来创作的!”

  “——好!余老师说的真好!”

  主创们纷纷叫好。随后,又是谢晋上去讲话,他谈到了《高山下的花环》首映时,因为奶油小生唐郭强等人忙着和影迷会面,以至于在和前线战士的慰问中迟到了,谢晋大发雷霆。

 &em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