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第168章 毛都没长齐,就妄称是院长?

第168章 毛都没长齐,就妄称是院长?

  马上要过年了。

  过年了就放假了。

  赢世民带着三阁老回京。

  所有人都要勤奋起来,才能过一个安静的好年。

  朝会开始,议题也很简单。

  粮食!

  粮食!

  还他妈的是粮食!

  武朝现在虽然不缺钱,但依旧面临粮食危机。

  天寒地冻,明年春耕都是很大的问题。

  魏、楚两国见武朝接连暴雪,也在逐步减少粮食出口。

  六部朝臣,现在忙得焦头烂额。

  另外,朝廷还要建立安北都护府,所需的钱粮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朝廷的心腹大患,也是赢世民最头疼的问题。

  虽然坐拥万里山河,但民生问题也不是想解决就能解决的。

  “陛下。”御史大夫王仲远微微躬身,“臣最近听到一些流言蜚语。”

  王仲远,太原王家的嫡系,也是王氏学阀的带头大哥。

  这个人平时参加朝会,几乎都是一言不发。

  此时发声,肯定是遇到了什么大事,关乎王家的大事。

  赢世民声音温和,“爱卿,但说无妨。”

  “陛下,流言蜚语有很多,臣就挑主要的说了。”

  王仲远意味深长地看着赢世民,“李北玄和赵四小姐在蓝田县搞了一座书院,赵四小姐还成了书院的院长,这件事在京兆引起不小的轰动。”

  言外之意也很明显,我们门阀也不是吃干饭的,赵四小姐是谁,我们都知道。

  你说给长乐公主禁足,可她人现在却在蓝田县;

  一片青青绿草地,种在孔震的头上,你们皇族就这么办事的?

  你最好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然等她身份被拆穿,就不是我王家和你讲道理了,而是孔家和你讲道理了。

  “这该死的李北玄,朕就是对他太宽容了。”赢世民的脸色瞬间难看起来,“这才晋升伯爵几天,尾巴就又翘起来了。牟斌,给朕好好地惩戒李北玄一番。”

  “……”王仲远一怔:陛下,你这就没意思了,典型的避重就轻,这是书院的问题,不是李北玄的问题。咱是不是要把重点放在书院上面?

  不过话说回来,李家父子似乎就是老天爷派下来给门阀、豪门添堵的。

  当老子的持续在门阀、豪门身上薅羊毛,光是钱粮就数以千万计了。

  钱,我们多到拦在地里,可你们要打破我们对教育的垄断,就是你皇帝和李家子的不对了。

  “陛下,臣之前已经扣他一年的俸禄了。”牟斌假意气愤,重重地哼了一声,“可这厮就是屡教不改,现在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地想办书院……臣回去就让人禁足他半年,绝不让他瞎折腾!”

  “朕就不该给他晋升爵位。”赢世民狠狠一拍桌子,“禁足半年怎么行?给他禁足一年!屡教不改的混蛋,定要严办他,不用给李道正面子!”

  通常情况下,民间的书院只能叫作私塾;豪门望族的私塾才能叫书院。

  尤其是在书院内,执教的必须是名满天下的大儒。

  武将们默不作声,将来带兵打仗还要靠李北玄的补给。

  多一份交情,就多一个基数的爆破筒。

  文臣们则不同,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李北玄和赵四小姐,俩人毛还没长齐呢,就学人建书院,还妄称是院长?

  这是多大的脸皮,才能干出这么不要脸的事情?

  丢不丢人,磕不砢碜?

  天下儒生知道了,不是要笑掉大牙?

  王仲远不是那种无脑的喷子,风向有利于己,这件就不用再说了。

  具体的就看赢世民将来怎么做了。

  做好了,就不给他添堵;

  如果做不好,那就准备接受天下学阀的怒火吧。

  赢世民也明白王仲远的意图,知道他不会深究,只会看结果。

  总的来说,李北玄的步子迈得有点儿大,

  如果等屯田军种出来祥瑞,再说开书院的事情,就完美了。

  解决了吃的问题,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

  “陛下,还有一件事。李北玄在蓝田县搞了一个种植基地,说是种什么馍馍蛋,还要在全县推广,当地百姓怨声载道。”

  王仲远声音始终不疾不徐,“蓝田县是我武朝的蓝田县,不是他李北玄和赵四小姐的蓝田县,他们现在就好像是蓝田县的土皇帝,是不是要让朱昉让出蓝田县令一职,派一个人过去制衡一下锦衣卫?”

  “陛下,臣也听说了,李北玄口出狂言,说是有亩产二十石的粮食。”

  “陛下,这件事就是胡闹,从古至今,哪有这么高产的粮食作物?”

&e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