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第555章 良心开始隐隐作祟

第555章 良心开始隐隐作祟

  糊里糊涂之间,王崇武和孙启文就离开了知府衙。

  一人手里一本名册,上面详细记录着被迁徙百姓的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家庭住址以及想要去投靠的亲友所在的城镇等。

  二人走在安西城的街道上。

  此时,街道上到处都是打包行李的人。

  有的在整理衣物,有的在收拾锅碗瓢盆,还有的在跟邻居们告别。

  孩子们的哭闹声、大人们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

  竟是让两人头一回生出几分责任感来。

  这次,他们是要跟着高大人,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些事儿了。

  他们以前只跟着高蔚生做溜须拍马,贪污受贿的事情。

  现在看着百姓们那一张张惶恐无助的脸,心中满是愧疚与酸涩。

  他们曾经只想着中饱私囊、攀附权贵。

  哪里管过百姓死活?

  可如今,形势逼人。

  也逼得他们不得不直面自己的良心。

  他们小节有损,大节无亏,他们也不是实打实的坏人啊!

  王、孙二人红着眼眶,对视了一眼。

  “我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有的文臣武将,会为了百姓、朝廷、国家,不惜舍生忘死……”

  从前他们,只当这种人是傻子。

  这世上哪有不为自己谋私利的人?

  身处这官场,每日里蝇营狗苟,钻营攀附、捞取好处才是正途。

  谁顾得上什么百姓的苦难、国家的安危。

  至于百姓在他们眼里,不过是能榨出油水的对象。

  多征点税,克扣点赈灾粮,都不当回事儿。

  可如今真到了这绝境,眼瞅着这些百姓们惶惶不安,拖家带口,不知明日死活。

  二人对视一眼,只觉得这心里,就跟被刀扎了似的。

  王崇武重重地叹了口气,目光扫过街边那些忙碌的身影,眼中满是不忍。

  他们不禁自问,那些曾被他们视作愚蠢的文臣,为了一纸政令能惠及百姓,不惜在朝堂上与权贵据理力争,哪怕触怒龙颜、前程尽毁也在所不惜。

  那些武将,在沙场上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即便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屈膝投降。

  他们坚守的究竟是什么?

  曾经,王崇武和孙启文只觉得这些人迂腐、憨傻。

  大好的前程、鲜活的性命,怎可如此轻易舍弃?

  名利二字,在他们心中重若泰山,其他皆可抛却。

  然而此刻,身处这安西危城,死亡的阴影沉甸甸地压下来,百姓们的惨状真切地映入眼帘,他们混沌的内心竟渐渐澄澈。

  他们开始意识到,当一座城、一个国面临生死存亡,个人的荣辱得失、那点贪来的钱财,渺小得如同尘埃。

  那些仁人志士,甚至是被他们视作大贪、前辈的高蔚生,所扞卫的,也是脚下这片土地的安宁。

  是万千百姓的生机,是传承千载的家国大义。

  而他们自己,虽在平日里行径不堪,可血管里同样流淌着先辈的热血。

  他们的胸膛中,同样跳动着的,是一颗不甘沉沦的心。

  王崇武微微点头,眼神中透着坚定:“启文兄,这一趟护送百姓迁徙,哪怕路上艰险万分,咱也得把人都平平安安地送到地方。这是咱们赎罪的机会,也是咱们身为朝廷命官,最后能为百姓做的事儿了。”

  “没错!”

  孙启文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芒,“以前总觉得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武将傻,觉得他们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去拼什么命。可如今轮到咱们自己,我竟也有了这股子豪情,要是城破了,咱就是战死,也绝不投降!咱得给百姓们守着点儿希望,让他们知道,我们这当官的,也不全是黑心烂肺的玩意儿!”

  王崇武拍了拍孙启文的肩膀,沉声道:“对!哪怕咱们以前小节有损,可大节不能亏。如今外敌当前,咱们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护得他们周全!”

  “个狗日的!”王崇武骂了句脏话。

  擦了擦眼泪,一跺脚,带着哭腔愤恨道:“我算是看透了,到了这生死关头,良知这东西,它就藏不住了,会一股脑儿地冒出来,逼着咱们做个好人!”

  孙启文也抹了把脸,深吸一口气:“咱别磨蹭了,赶紧去城门口,帮着百姓们有序出城。这名册可得拿好了,千万不能出岔子,一家老小的性命可都系在咱们身上呢。”

  两人加快脚步,向着城门口奔去。

  此时,城门口早已聚集了大批百姓。

  人潮涌动,哭声、呼喊声此起彼伏。

  士兵们尽力维持着秩序,高声呼喊让大家不要慌乱。

  王崇武和孙启文赶到后,立刻按照名册核对人员,有条不紊地指挥百姓排队出城。

  而在城内的都护府中,李北玄正与众位将领,探讨御敌之策。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