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村容村貌

  陆真的奏疏经过驿站的传送,终于在腊月初一进了京,如今六部衙署皆在永安坊,往东走一段路便是宣武门,内阁在宣武门内设的政事堂中。

  负责收拢各处府县奏疏的吏部给事中将它们分门别类。

  “这是益州的,这是豫州的,这是青州的,这是荆州的,这是......这竟然是雍州永新县的?”

  旁边的同僚伸长了脖子来看:“永新县每年的奏疏都是哭穷说自己多么不容易,朝中谁都不愿意沾手。”

  那吏部给事中打开看了看,确实如同僚所说,便摇摇头将奏疏放进了雍州的盘子里。

  奏疏送到景帝手中的时候,已是第二日午后了。

  雍州是西宁王的属地,自先帝开始便削藩,一连三次,第三次削得西宁王只剩下府兵了。

  没了税权,拿什么养兵?

  朝中其实就是想要他安稳地在西宁府当个地主,不想他再掌兵。

  所以雍州的奏疏,景帝向来是第一个看的。

  陇西府今年又遇干旱,朝中直接挪用了并州九原府的税粮去救灾,却也只是杯水车薪,陇西知府写的奏疏里每一封都在问怎么办。

  景帝皱着眉头将此事单独拎出来,准备去政事堂着内阁议事。

  而西宁府的奏疏惯会和稀泥,连实权都没在知府手里,在别人地头向来只能夹着尾巴做人,谁去都一样。

  景帝看了几眼写了上批复便搁置到一旁。

  陇右府的奏疏里面倒是没有太大的起伏,先前童怀平上奏所言,陇右受灾严重,他提过要拨粮食去,事情到内阁转了一圈,便不了了之了。

  而永新县的奏疏让他皱起了眉头。

  整个雍州的府、县都在哭穷,永新县也不例外,可永新县的奏疏里提到一件很寻常的事情,税粮。

  景帝还以为自己看岔了,合上奏疏看了看封皮:雍州陇右府永新县陆真禀。

  没写错。

  奏疏里的税粮二十万斤也没看错。

  所以,这二十万斤粮食去了哪?

  整个陇右府,甚至整个雍州的奏疏还有真实的吗?

  景帝吸了口气,胸中翻涌起一股莫名的火,急切地想要冲出喉咙一泄而快,可他不能。

  他是帝王。

  “曾奇,着人去一趟永新县,给朕好好查查,如实禀告。”

  暗处有光影浮动,片刻后归于沉寂。

  -

  临进入腊月以后,雪一场接一场,整个永新县都被披上一层素白,清晨时分,村子里的炊烟陆续混入薄雾里,直上云霄。

  “老头子,快些洗漱,今日十一,县衙贴了告示要各村扫雪修瓦,看着青色的天,今日应有太阳,不太冷。”

  赵婶子舀了水进锅里,开始生火烧水蒸馒头,切两片灶上的腊肉剁进咸菜里头,放点猪油炒一炒,再煮一锅疙瘩汤。

  入了冬,饭食的量都大了起来,这若是去年这时候,还在吃糠糊糊,哪舍得做疙瘩汤,更别说是馒头了。

  “叔!今日怎么个章程?”

  十几个大小伙来到赵里正家门口,问今日处理屋顶积雪和修补瓦片的安排。

  按照以往的做法,那必然是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可县衙告示说得清楚明白,只有整齐、整洁的村子才能参与腊月十二的村容村貌评比。

  奖品可是一头猪呢!

  “所有男丁辰时在村口集合,都回去准备准备,有梯子拿梯子,有扫帚拿扫帚,会补瓦的带上家伙什,吃饱了再来。”

  “好嘞!”

  几个年轻小伙走了,赵婶子的温水也烧好了,几个孙子孙女穿上袄子走进厨房,她一面招呼赵里正洗漱吃早饭,一面给几个娃将衣服拢严实。

  这新做的棉衣就是厚实、暖和,今年挣了点钱,赵里正多买了几匹棉布,连小孩都有新棉衣穿,换作她那时,一家就一件棉衣,出门的那个才能穿上。

  早饭吃完,太阳出来了,赵里正往村口去,那里已经聚集了一百多号男人。

  “叔来了。”

  众人停止交谈,看向赵里正。

  赵里正朝众人点头,说道:“今日清扫屋顶,修补瓦子,是咱们赵村年底的大事。现在开始分组,每五人一组,一人架梯,两人上楼顶弄雪,两人补瓦,完了将院子里的雪扫一扫。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好了,出发,从东侧开始。”

  众人便开始忙碌起来,各村都是如此,第二日陆真便坐着马车来巡查,不单村子里干净,就连路上的雪都被人扫过。

  “非常棒!没想到你们竟然将这段路给清理了,周主薄,都记下来!”

  陆真的手揣在袖子里不想动,周主薄呼出一口热气,拿着笔和纸开始写。

  村民们非常热情地邀请陆真来做客,陆真连连摆手,差点没能从第一个村子走出来。

  等过了两日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