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1321章 准噶尔汗国

第1321章 准噶尔汗国

  “如果站在后世的角度,可以说康熙是割让了领土给沙俄。

  《尼布楚条约》是一份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但是从当时实际情况来看却并不是这么回事。

  因为在条约中约定的土地名义上是归属于清朝的,但实际清朝从未真正掌控过这些领地。

  他们实际归属于北方的蒙古各个部落。

  蒙古各部表面上归顺清廷,但暗地里却一直小动作不断。

  从皇太极那会开始就和蒙古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康熙之所以会把这些领土划给沙俄,主要还是为了让蒙古和沙俄陷入战争,从而无力侵袭黑龙江流域的土地。

  用一块并非从属于自己的土地,换来自己边境的安宁,这买卖也算是划得来。

  而且这次条约中清朝是和沙俄处于平等地位的两个国家,并非是晚清时期那种情况。

  所以不能把《尼布楚条约》和晚清签订的条约混为一谈。”

  听完任小天的解释,朱棣仍旧有些不太满意。

  “说到底那也是华夏的领土,凭什么要割让给蛮夷?

  那什么沙俄让他们尽管来就是了,能打败他们第一次还不能打败他们第二次?”

  朱棣的语气充满了愤愤不平的意味。

  任小天摇头苦笑道:“四哥,情况可没有你说的那么乐观啊。

  之前我也说过了,这次沙俄来的只是小股的殖民远征队而已。

  他们拢共也就那千把人,连像样的武器装备都没有,更别说是后勤补给了。

  要知道他们可远远算不上是沙俄的正规军啊,甚至连军队都不一定能算得上。

  就这样还能在黑龙江流域为非作歹那么多年。”

  朱棣听完咋舌不已。

  虽然清军派的军队也不多,但对面人数更少啊。

  而且人家还是半民间性质的武装力量。

  最后赢了也不算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朱元璋蹙眉问道:“小天,如果清廷举全国之力能不能打赢沙俄?”

  任小天摇头道:“这个说不好,不过我个人认为很困难。

  沙俄主力哥萨克人虽然不如巅峰时期的蒙古骑兵影响力那么大,但实际战斗力并不弱于蒙古多少。

  不过哥萨克主力一直都在欧洲与其他国家作战,没有直接参与到东方的战争中来。

  八旗骑兵和他们真交手的话,未必就能胜得过他们。”

  赵匡胤挠挠头:“这个哥萨克人是什么族裔?为何朕从来都没听说过?”

  任小天哈哈笑道:“老赵你能听过就有鬼了。

  因为哥萨克在你那会还在东欧晃荡呢。

  严格来说哥萨克并非是一个民族,而是许多民族融合在一起的游牧社群。

  哥萨克这个称呼也是起源于突厥语中的音译。

  起初他们是由斯拉夫人和鞑靼人为主组成的,后来在扩张中吸收了其他国家的力量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哥萨克。

  在康熙所处的年代,沙俄同时与奥斯曼帝国、波兰、瑞典、芬兰等强大的国家作战。

  战线拉的如此之长,也可以看出哥萨克的彪悍了。”

  (17世纪巅峰时的波兰领土是法国的三倍,人口更是欧洲第一,可不是二战时期那个被闪击的弱鸡)

  李世民眼神中闪过一丝跃跃欲试:“朕倒是想领教一下这所谓的哥萨克人有多厉害。”

  “以后或许会有这个机会。

  我接着说沙俄的事情。

  沙俄之所以想迫切的解决和清朝的纷争,主要原因还是在其国内也产生了动荡。

  当时沙俄摄政王索菲亚公主正与年轻的沙皇彼得一世争夺政权,根本无暇顾及远东的事情。

  她想要快速结束争端,把精力都用在政斗上。

  清廷和康熙自然乐得如此。

  结果就是双方签订条约,结束了长达几十年的战争。

  然而政斗的结果却是彼得一世胜利,全面掌控了沙俄的权力。

  不过彼得一世也没有撕毁条约,他的注意力主要还是放在了欧洲的战场上。

  自此沙俄和清朝之间有了短暂的和平。”

  杨坚蹙眉说道:“在朕想来,以沙俄的狼子野心,迟早还是不会放过华夏这块风水宝地的。”

  任小天点点头:“杨坚你说的没错,我之前也说过沙俄是割让华夏土地最多的列强。

  他们怎么可能会放弃侵略的野心呢?

  不过这会他们的确是老实了不少,因为在欧洲战场他们的局势并不乐观。

  彼得一世因此做出了许多的改变,不过暂时还说不到他那边。

  我接着再说康熙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