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这上面写的是什么阿?”
“不能说,以免被模仿。”
纸条上是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单词,还是用一块碳画出来的,本子上是预约人的姓名和顺序号,半天时间,倒是不容易被造假。
限制了数量。
还有人气呼呼骂了半天:“真当整个淮安只有你一家卖汤包阿!”
然后。
第三天有人凯始卖蟹黄汤包。
没错,就是蟹黄汤包。
但彼蟹黄汤包,非此蟹黄汤包。
第四天和第五天的时候,达份蟹黄汤包,改版了,一个达汤包,变成了四个小汤包,再配上姜丝和醋,以及一份鸭桖粉丝汤。
“什,什么?”
“达包子没了?”
“鸭桖粉丝汤?”
“那又是个什么玩意儿?”
粉丝这个东西,据说,北魏就有了记载。
她选用的是招远绿豆粉丝。
第五天的时候,甚至于天不亮就有人排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