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王问‘利’之时,其心何求?”夫子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引导思考的力量,“孟子何以不正面言利,而劈头便斥‘何必曰利’?此非迂阔,实乃诛心!直指惠王心中那点不可告人之‘欲’!孟子见微知着,一眼洞穿其国危之兆,非在诸侯外患,而在君心之失!其所言‘仁义’,亦非空泛道德,乃匡正君心、重塑君臣纲常之霹雳手段!”
夫子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雷,轰击在李明的心坎上!每一个问题,都如同重锤,狠狠砸向他那建立在记忆沙堡之上的认知!梁惠王的心求?孟子斥责的用意?仁义作为手段?这些…这些字句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幽微、如此凌厉的洞察和意图?他死死盯着书页上那些滚瓜烂熟的字句,那些字句此刻却仿佛活了过来,扭曲、变形,组合成他完全陌生的狰狞面孔!他试图调动所有的记忆去“理解”,去“分析”,却发现大脑如同陷入泥沼,那些清晰无比的字符,此刻却冰冷僵硬,拒绝向他展现更深层的秘密!一股冰冷的汗意,瞬间从脊背蔓延开来!
“再问,”孙夫子并未给他喘息之机,目光如同锁定猎物的鹰隼,“‘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此句,若置于今时今日,景朝一县之内,县令治下,当作何解?仁者必不遗弃父母,义者必不怠慢君上…此乃放之四海而皆准之理乎?抑或…有其适用之边界?若亲不慈,君不明,仁者义者,当何以自处?”
轰——!
李明只觉得脑海一片空白!嗡嗡作响!如同被无形的巨锤狠狠击中!县治?边界?亲不慈?君不明?这…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文本本身!这是将冰冷的经义,投入了滚烫而复杂的人间烟火中去锤炼!是活生生的、带着血泪和抉择的现实拷问!他张口结舌,喉咙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扼住!那些倒背如流的句子,此刻变成了最尖锐的讽刺,冰冷地嘲笑着他的无知!他引以为傲的“扫描仪”大脑,面对这超越文字本身的、属于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的深邃诘问,彻底失灵了!第一次,一种无力掌控、茫然无措的巨大恐慌,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
他脸色发白,嘴唇微微颤抖,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在夫子那洞悉一切的目光和满堂同窗或惊讶、或了然、或幸灾乐祸(钱多多)的注视下,如同赤身裸体站在冰天雪地之中!所有的自得,所有的优越感,在这一刻,被那柄无形的、名为“理解”的巨锤,砸得粉碎!
“坐。”孙夫子最终只吐出这一个字,收回了目光,仿佛刚才那番石破天惊的诘问只是寻常。他重新拿起书卷,声音恢复了古井无波的平稳:“读书,非仅记诵。圣人微言大义,藏于字里行间,显于世事人情。字句易得,其神难求。尔等,当细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