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 第271章 孙策:我与刘备不共戴天

第271章 孙策:我与刘备不共戴天

  “嘶~”

  随着钟繇话落,赵岐听后不由倒吸一口凉气,面色沉重道:“若非元常提醒,老夫还难以察觉,若传出此流言之人,有叵测之心,只怕其所谋甚大!”

  就在他们这些人权衡利弊的时候。

  那些有识之士,却早已在想更深层次的东西。

  “难道是贾诩所为?”

  段煨蹙眉道:“他的目的,是为了将咱们引出城?”

  “也不是没可能!”

  钟繇和赵岐对视一眼,面上皆是凝重之色。

  “看来此事不得不防啊!”

  段煨三人认为最大的嫌疑人,便是西凉军中的贾诩,不过他们还真没猜错,这件事的确是后者搞出来的。

  长安城东门外。

  长门亭,西凉军大营。

  中军大帐之侧,贾诩营帐所在。

  “先生!”

  杨阿若看向贾诩,迟疑道:“自消息放出去以后,在长安城之内,的确有不错的成效,不过依在下之见,仅凭如此,恐怕不足以令汉室迁都!”

  如今贾诩负责西凉军。

  太平府执法者获取的情报,自然也会通过杨阿若,传递给贾诩。

  长安城的流言。

  除了西凉军将领,在联络朝臣将其传出以外,也少不得执法者,在其中推波助澜。

  “你看,又急!”

  贾诩瞥了一眼杨阿若,随后老神在在的喝了一口茶水,这才淡淡道:“可能连曹操都没想到,自他分兵益州以后,不论是汉室朝廷,还是他曹操,其实就已经没得选!”

  “益州官道蜿蜒崎岖。”

  “行军极为不易!”

  “曹操入了益州以后,再想出来,可没那么容易。”

  “长安为吾等围困,时间一长,粮草必定紧缺,因为城外的粮草,以及送入长安的粮草,吾等都会帮他们收取!”

  “彼时,曹操对长安鞭长莫及!”

  “朝廷又无粮草。”

  “长安又如何能久?”

  “左右不过多花一些时日罢了!”

  “如今饵已经放下,容不得他们不咬钩!”

  曹操想取益州是没错的。

  但他低估了蜀道曲折,贾诩也不会给他留太多的时间。

  “先生!”

  杨阿若闻言心中一惊,开口道:“如此说来,那汉室的朝廷,无论如何都会选择迁都?”

  “自然!”

  贾诩颔首道:“咱们围了长安,将他们的大军牵制即可,除非他们能将咱们击退,否则汉室唯有迁都一途!”

  “而且,还有一件事也极为有趣。”

  “若此事不假,两个月内,汉室必定迁都。”

  说完以后。

  贾诩眼中也闪过一丝莫名之色。

  “先生说的是?”

  杨阿若闻言目露疑惑。

  “呵呵!”

  贾诩看向阳阿若,笑道:“难道你忘了,三辅大旱,中原大蝗?”

  “嘶~”

  杨阿若闻言不由倒吸一口凉气,看向贾诩道:“先生说得不错,的确有此事,咱们执法者的弟兄,对此事深信不疑!”

  这件事其他人可能会忘了。

  但身为执法者的他,自是最清楚不过,邀请他加入执法者的兄弟,对三辅大旱和中原大蝗一事,那可是经常放在嘴边的。

  “三辅已有半月没下雨了!”

  贾诩闻言也没做评价,自顾道:“若主公所言不假,此事最多再有一月,便会在长安引爆,届时,粮价哄涨,人人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屯粮。”

  “官民皆是如此!”

  “若是能将其提前引爆,官民必将人心惶惶、寝食难安,迁都之议,必为绝大部分官吏认同,段煨和赵岐二人,可没有镇抚朝堂的本事!”

  “阿若以为。”

  “让汉室迁都,还难吗?”

  不管有没有大旱,自曹操引兵前往益州,而他贾诩兵临长安,那么汉室便唯有迁都一途。

  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要是当真出现大旱的话,这个时间就会缩短很多。

  “先生大才,小子佩服!”

  听完贾诩一席话之后,杨阿若也是彻底服了,心中暗道怪不得人家不慌,人家心中早就有计较,看得更是比他们这些人远多了。

  “其实如今也差不多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