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970

跟父母分开住,说不上来伤感。在那边安顿好了之后,肯定是会尽快的给育材办婚事的。育材两口子跟父母住,父母膝下不荒凉,这就行了。更何况,育材一离家十数年,父母肯定也想多一些跟育材相处的时间。

  先期是林双朝先走了,在农业部门。安顿家里,这个也不用四爷和林雨桐去送,一是育材和麦粒要返京城,而是乔正和司机连同小张,都会随吴秀珍一起走,那就没有送的必要了。

  唯一舍不得就是孩子,吴秀珍老想带金明明和金锏去京城上学,“那边的条件肯定好……”

  好也不去!林雨桐低声道,“育材两人都不小了,结婚后肯定过会着急要孩子的。到时候照看孕妇,接下来照看孙子。我跟您说,您没空闲的时候。您当跟儿子住能比跟我住更省心吗?”把育材听的笑的,吴秀珍推林雨桐,“去去去!不放心孩子跟我走就算了,少说我儿子坏话。”说着就看四爷,“四海呀,我们这一走,家里的事多赖你了。这死丫头懒的很,你万事多操心。她要是不听你的,你给我打电话。”

  “行!如今交通方便,一放假,我们就过去看您去。”

  育莲伤感的,其实在省城一直呆着挺好的,一家子守在一起,多好的。这才几年,又散了。这一家子一年齐整的聚不了两次。育蓉

  沉默着,大概也是做此想的吧!能在省城就很好了,去京城,还是算了,那是瞎扑腾呢。

  不管怎么不舍,还是目送育材带着吴秀珍上了飞机,看着飞机从头顶飞过。

  雷智平就说,“当年娶媳妇,也没想到老丈人能走到这一步呀!”真就是觉得在小地方有点人脉关系咱就很知足。

  高城叹气:谁说不是了。在学校谁不知道自己的背景,自己现在是学生处的老师,有级别的那种。这要不是看在老丈人的面子上,自己还是厂里的工人,而今两月发不下五十块钱来。

  送完人,干啥呢?搬家吧!这个大院再进来的概率就不高了。把一些暂时没有带走,也用不上的,先放到附近那套三居室去,然后把家里给打扫的一尘不染,叫王主任来,咱把房子交过手。

  住在这里的是高升了,真没人急着催的叫搬家的意思。结果人家是一天都不呆,说走就走。该走的程序走完,真的就走了。

  这次搬去的地方就比较偏了,比较靠近工业区,但又不完全属于工业区。这一片是用轴承厂的地皮给人家置换来的,一水的高层建筑。属于四室两厅双卫的格局,一个主卧,两孩子一人一个卧室,另外有个书房。

  育莲和育蓉他们肯定得过来认个门的,还别说,进来一看,是规划的好。不管是户型还是装修,都特别好。说实话,比住在大院里舒服。大院里都是老楼,而且都是简朴为住。说实话,那地方除非重新盖,否则真没那么舒服。当然,独院,有菜园子,生活比较私密,这是优点。可其他的,真不是。

  这房子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装修,真装修到人心坎上了。

  行!认识地方了就行,慢慢拾掇吧。

  连一顿饭都没吃就散了。

  四爷得再回去接俩孩子放学,明儿就去新学校。开学才没几天,这就要换学校?

  对!

  金明明在车上就靠在椅背上,不开森。

  “有要好的同学,还能电话联系。”

  不是谁家都跟咱家一样,有电话可用的。说着想起来了,“咱家的号码换了吗?”

  “你姥爷用的电话直接停了,会换个号码。咱家的号码没换,挪到新家了。”

  那还好!那还好。

  一路上都不高兴,结果一拐进主街道,金锏就喊他姐,“姐,看见了没?外面小摊上有卖臭豆腐的。跟咱们镇上的集市似得!”

  金明明急着把车窗摇下来,甚至能听到叫卖声:

  “羊蹄子,卤羊蹄子——”

  “米线——麻辣米线——小笼包子——肉夹馍——炒凉皮——孜然夹馍——”

  “醪糟——鸡蛋醪糟——”

  ……

  这种声音不绝于耳,金明明兴奋了,对的!住在大院里什么都有,就是听不到这样的声响。想吃这玩意都不知道出了门朝哪买去。

  然后就见爸爸转了方向,从路边的小摊位中间开进去,进了一个高层小区。

  金明明乐了,“今晚不做饭,我想吃麻辣米线和孜然夹馍……”

  金锏呢?

  “我喝醪糟吃小笼包子。”

  成!

  甚至都没有上楼,书包还在车上扔着呢,只在楼上喊:“妈——去门口吃饭——”

  住在半层上,就是离地面有点高度,这个位置就相当于在窗下喊了,能听不见吗?窗户一开,就看见俩孩子仰着头朝上看呢。

  “这儿呢!看那个高干什么?”

  金明明嘻嘻哈哈,“妈,吃米线去吧!”

  孩子更喜欢这里的烟火气!林雨桐抓了羽绒服就往出走,四口溜达出去也就三两分钟,大冷天的穿的臃肿的老板娘,大声的招徕生意。有认识四爷的跟四爷打个招呼,朝林雨桐笑笑。反正房子分下来好长时间了,都知道金厂长不在这里住。现在这意思是搬过来了?

  四爷和桐桐对这些饭菜不是很有胃口,站着边上等俩个孩子吃饭呢。金明明吃了一碗米饭,一个孜然夹馍。金锏喝了一碗醪糟一笼小笼包子,觉得没饱,看见人家吃馄饨,还再要了一碗馄饨。

&e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