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130

双。这一冬还不到头,我们卖出了几千双鞋了。妇人们在家,找个营生做。一天挣几个银钱,谁家的日子都好过了。要是舍不得用炭火的人家,就都过来在这边做,凑到一块,暖和的很,不冻手。这是快到饭晌了,都回家做饭去了。”

  原来如此。

  小五就问:“大娘贵姓?”

  “姓樊!男人是户部的司库,好歹是个官身。”

  樊大娘?好的!记住你了。

  这大娘热情的很:“要想做活,只管来。二外娘子纳鞋底不成,绣花……学学还是成的。”

  好!需要就来了。

  小五跟着桐桐从里面出来,慢慢的朝外走。

  桐桐这才说:“利益冲突,无法调和。那么调和的意义在哪?这不外乎是……她们不可用了。既然她们不可用,那便找可用的来!她们有产业,要护着产业。那就找无产业可护,急于出头,想帮扶丈夫的女人。视线往下挪挪,多的是!”她的手食指对在一起,摆在了一个‘山尖’的样子,“处在顶端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则是下层的人。越是往下层,这样的人越是多。你要知道,而今在坤部那些夫人们,不是因为她们的能力出众才在坤部身居高位的,她们只是因为她们的丈夫。那这不是一个机会吗?选能干之人填充位置便是了。新选的人不是生来比别人笨,比别人见识浅,而是因为人各有命。见识浅,这是缺点。但听话,听指挥,执行力好,却又是优点。见识浅,她们得努力提升。而找原来高傲的人,想把她们摆弄的都听话听指挥,却得你下功夫花时间,且还不一定能成。那你算一算,哪个是合算的?”

  小五惊讶的看她:原来你是这么想的?

  要不然呢?

  等不如她们的人,凭本事站在高位,你看到底是你急,还是她们急?!

  第1124章 天地情怀(142)

  小五亦有小五的做事风格,她把需要的人选出来之后,立马干了一件事,那就是给之前请假不来的,下了一道解聘书,且标注了——永不录用!然后着人,直接就给送到各家的府上。

  萧夫人正在家里准备年礼呢,关键是闺女是五皇子妃,得备一些好药,说不得来年就有好消息了呢。

  结果坤部来人了,她只打发身边伺候的嬷嬷出去应付了:“就说着凉了,起了热了,没醒呢,把人打发了了事。”

  可谁知道,伺候的人再回来,手里拿着的却是解聘书。

  解聘书里言辞很不客气,直言了:尔非妇人典范,能力平庸,德不配位,今特解聘,永不录用。

  萧夫人都以为自己看错了,不是妇人典范,能力平庸,德不配位,这么评价一个人,这还怎么出的了门。

  连着看了几遍,上面一字一句真就是这么写的。

  她的火气当时就起来了,重重的将解聘书甩在桌子上,“来人!请老爷回来。”

  萧蕴而今是阁臣了,忙的什么似得,朝廷的日常事务都是他们的差事,多少事忙不过来,突然回家?

  突然有事得离岗,这得请假的。

  而今的首辅阁臣乃是左传典,得跟左传典请假。

  他问来报信的,“夫人没说有什么急事?”

  “坤部给家里送了什么东西,夫人便打发了小的来报信。”

  跟坤部有关呀?这事还真说不好是大事还是小事。他沉吟了一瞬,只得找左传典请了假,急匆匆的往家里赶。

  到家里的时候夫人眼圈还是红的:“你看看!你看看!说我能力平庸,德不配位……”

  看着呢!萧蕴拿着手里的解聘书眉头紧紧的皱起来,这言辞不客气的背后是一种态度。

  他急忙叫人出去打听:“去问问,坤部调用了哪些人?”

  萧夫人也不哭了,是啊!收到的该不是只自己一人,那么些人呢,都这么对待,她们用谁?

  结果这一打听才知道,坤部调用的大部分都是七品敕命,甚至有八九品的吏官的母亲和妻子。好些都是军中的家眷,而今坤部到处都是人,“……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萧蕴面色严肃了,这个信号很可怕!

  这就是上面的意思:别觉得离了你们谁,这朝廷就不转了。你们这位置做腻了,换个人一样干。

  这是杀鸡儆猴呢!

  被杀的鸡兀自很生气,扑腾着翅膀想叨人,可自己这只猴给吓住了。

  他扭脸说夫人:“而今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主动去知府衙门,将手里的田庄都转为公田,签了契书……”

  凭什么?

  “夫人呀!她说你无德你便无德了?人家是君,这话辩驳不得的。但要找回这个脸面怎么办呢?托着病体抓紧办事去。其一,这能说明五公主做事急躁,且不辨真伪。别人是不是真病咱不知道,但夫人你见风头疼,这却是真的。你请假为真,而今莫名其妙收到解聘书,这是公主冤枉了您呀!其二,叫人看看,夫人你不是无大局观的女子。便是你不去辩驳,别人也要替你委屈。”

  可这么着……咱们就没有田产了!

  “该收多少粮食也没见少。你算算,便是冬麦,一亩能收租五六十斤,这一万亩地,这得收租多少?咱家有多少人养活不了?这还不用操心,不用看谁贪墨了,是不是该修整渠道了,又得看成本有多少……夫人呀!这租子是没成本的租子,并不会比咱们直接管收的少。”说着就催促,“这是唯一的办法,且得快。稍微一慢,落后一步,可就不能把脸面找回来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