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1230


  诸如此来的问题。反正他们是退休的退休了,自家经营酒店的经营酒店,在巷子口的学校上班的上班……他们的生活半径和谋生方式,就是那种超级散淡的那种。对他们来说,按时起床上班打卡是痛苦的,不能按时下班是痛苦的,通勤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是特别不能忍受的痛苦。

  桐桐就说嘛,自家住的这个地方还算可以。但其他地方就不大行!

  然后话题歪楼了,开始说京城的城市规划,在他们看来,‘超级不合理’,上班族上下班路上就得花费三四个小时,这简直太痛苦了。

  “我宁肯在家门口少挣点,也不去受这个罪。”

  “是啊!也不知道通勤那么长时间的,到底图什么?”

  “听说还有夸省市通勤的。”

  “更无法理解了。”

  一个个忧心忡忡的,整个晚饭,像是开了一场城建研讨会。

  桐桐说,“下此去了一定得去家里坐坐……”

  人家说:“除非身体不舒服,小地方看不了,不去找你不行。要不然,咱没事去京市干什么?什么东西在县城买不到?距离京城远的,还想着旅游。咱呢?该看的都看了,也没什么要看的了。想一家子聚聚,还是你们回来好!你们的时间紧,得看你们的空档。咱们的时间是自由的,什么时候都有空。”

  桐桐:“……”好吧!

  出来看见四爷开的车,人家那表兄弟这个看看轮子,那个上去试试。没人说咱也买一辆,而是说,“咱跑的半径就这么多,车买这么好完全没用处。”

  四爷:“…………”说的都有道理。

  反正很神仙的一家人,慢悠悠的调调,大夏天的晚上出门,路边摊十五一身的衣裳,一双拖鞋,再一把大蒲扇,吃完饭要走了,也是溜达着:“你们开车走吧……我们不急,转转。”

  然后四爷带着金老师开车走了。

  曾老师和小金老师带着桐桐逛县城的夜市,小金老师问桐桐:“炸鸡锁骨,吃不吃?”

  不是刚吃了饭吗?

  “十块钱两斤,还赠送半斤,吃不吃?”很划算的!

  吃吧!

  “好的!”小金老师马上喊:“老板,给我来十块钱的。”

  曾老师问桐桐:“烤鱿鱼,吃不吃?东边那家的味道最好,咱一人两串吧。”

  成吧!

  于是,桐桐也是短袖短裤,半拖着鞋,踢踏踢踏的,一手烤鱿鱼啃着,一手拎着炸的鸡锁骨,在人群里慢悠悠的溜达着……

  第1224章 心有繁花(91)

  在家里办宴席,现在也没那么复杂了。虽说不在酒店吃,但用的是酒店的餐车。餐车停在巷子口比较宽阔的地方,现场给做。

  客人来了就在凉棚下坐,然后上楼上看看新房的布置。

  这个说,“布置的也太简单了,什么也没有。”

  其实也没有啦!房间里头一天晚上就被小金老师带着巷子里的婶子大娘的,给装饰了不少气球和鲜花。各种红的气球弄成心形的造型,挂在墙上,摆在床头,这就可以了!柜子门上贴着大红的喜字。从门帘到床单再到被套枕巾的,都给换成了喜庆的颜色,这就可以了。

  但一些少来往的远亲,还是会挑拣:太简单!

  亲近的姑姑婶婶就解释呢:“……单元楼里的房子给重新装修了,本来是叫小两口过去住的!结果人家媳妇愿意住家里,说是平常忙,老不在家,就想住家里一家人一块。”

  边上那会说话的人就说:“看婚期的安排呢嘛!婚期紧,大装修了住着不安全,还不如就这么着了,住着多踏实呀。”

  可不就是如此。

  然后立马就有人说:“婚期这么紧,是新媳妇有了吧?”

  大学都才毕业,这婚事办的这么赶,除了这个理由,还有什么理由呢?

  那这个……除了人家自己,谁也不能知道。于是,大家都默契的一笑,觉得肯定是真相了。

  然后吃酒席的时候,处的好的人坐在一处,又在私底下嘀咕:“这么着急结婚,可不是人家姑娘有了!”

  那是咋了?

  “这姑娘她爷爷是院士,她爸是可有名的教授……斯业在研究所,那你说他以后借不借老丈人家的力?”

  那肯定呀!曾老师不都说了吗?他家亲家对斯业很满意,工作上的事,他家亲家确实是打过招呼的。

  “那你说,这要不抓紧,不把鸭子煮熟了,那她指不定再给飞了呢!年轻人的事嘛,是吧?现在这年轻人也不比咱那个时候了,对吧?”

  也是!小金老师来回的给坐席的小孩发红包,饶是不怎么关注这些,可还是左一耳朵,右一耳朵的,都给听进去了。

  然后她撇撇嘴,爱说说呗!其一,那是事实!毕竟有本事的人多了,那为啥自家弟弟就有那么些机会呢?跟桐桐家肯定是有关系的。其二,就得叫人知道知道,我家还是没太大本事,看着好像跟这个能有点关系,跟那个能扯的上,连县里的领导都来家里了……那其实不是因为我们,是因为人家媳妇,因为人家媳妇的娘家。

  因此,如果谁家有小忙需要帮的话,义不容辞。有事关生死救急的大事,该办想办法都得帮。但至于其他的,对不住,我们有啥本事呢?不能因为你这事,惹的人家媳妇娘家不高兴,再影响我家这小两口子的日子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