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得!你的论文我看了,关于通讯设备和计算机在气象中的应用,很有见得。可这些,我怕是看不到了。但知道后来人都是有远见的人,我也就放心了。”
“您老康健,必能长命百岁的。”
八十岁的人了,还能活多久呢,“我是真不怕死,但就怕到死都不能有个交代。所以,在有些事上,要有坚持的态度,这个很重要。”
“是!一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求人。”
老人家拍了拍桐桐的胳膊,“有你们……我放心。”
“惭愧!跟别人比起来,我不算是全心的投入。”
“你或许很难做到‘钻‘,但你的视野广、眼界高、格局大,且心智更坚定,所以,不要妄自菲薄。你们各有优势,谁也替代不了谁站在楼下说了好一会子,才把老人家送到车上,“海洋气候是个大的课题,我希望还能看到你更有见地的文章。”
是!我会努力的。
车窗关上了,车子缓缓离开。桐桐一步一步的往出走,她没住定点的招待所,而是在酒店住着。距离这里最近的酒店,都得走好几站路。
半夜,什么车也没有。
桐桐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呼吸着早晨最清冽的空气。要论起舒服,还得是京城。怎么闻都是舒服的。
这么一路走着,凌晨四点班的时候,路上就有车了。远远看着,还有人在生火。走过去一看,这是早餐摊子。才支起来,还没开始呢。
桐桐过去,老板就说,“哎哟喂,您可太早了。要不,您过一个钟点再来。”
“不用,我就坐在这里等等。”
那等的可久。
“不急!我今儿不着急。”
不急就等着吧,板凳上坐。
桐桐就这么坐着,看着天边一点点泛亮,看着天边的红霞如云彩一般的挂着,一丝一缕的,煞是好看。
老板端了油条递过来,顺着桐桐的视线看过去,“哎哟!真好看嗳!这是早霞?那这是有雨吧。”
“没事!没雨。这样的霞……下不了雨的。”
老板一扭脸才要反驳,就看见桐桐脖子上挂着牌子,“科学家呀?”
谁?我吗?桐桐就笑:“我不算!”
第1623章 岁月流年(150)
桐桐本来还想着在京城呆两天,有几个地方她觉得必须得去一趟。洗漱了,想着睡一大觉起来,找个好馆子,晚上跟周学礼这个老大姐吃一顿饭。
结果哪里能有一个好觉呀,电话一响,她闭眼接起来,想着该是打错了,结果那边就传来老孙的声音,“林工,会开完了?”
桐桐一下子就睁开了眼睛,一点困意都没了,“又来活了?”
“嗯!从开始开始,咱们的人都没离岗的,累了就在办公室小睡一会子。可咱们跟气象局两拨人,得到的计算数据差的有点多……”
“交换验算。”
“算了!刚结束,都没检查出错来。怕不是计算本身的问题……”
“我马上往回赶。”
撂了电话,就直接起床。想了想该是给周学礼先打了个电话,她还没说呢,周学礼就先说,“得回去了,是吧?”
“本来想一起吃饭的,可老天不给吃饭的时间。”
“下次吧!下次我请。”
连说句客套话的时间都没有,赶下午的飞机飞羊城。四爷派车等着呢,连夜的往回赶。
第二天早上金镞还问说,“我妈还没回来?路上不顺利?”
“司机回来了,安全。你妈直接去单位了,一会子何姐给你妈送衣服,她这几天得加班。”
金镞唉声叹气的,“完了,我妈一加班,这不是台风就又是什么灾害性天气。暴雨、风暴潮……这次是什么?”
没出来之前,能瞎说吗?你妈不是正在加班测算呢嘛,“赶紧吃,要不然又迟了。”
这次还是台风,又赶上暴雨多发的季节。暴雨本就容易发生内涝,这要是再赶上台风天气,海水一倒灌……又是一场灾难。
老孙拿着重新得来的结果,这是所有人员三天得出的结论,“得上报了,挡土墙倒塌、地面塌陷、山体滑坡、高空设施坠落、树木倒伏、海水倒灌……继而导致海上运输中断……得赶紧上报。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桐桐就道,“根据历年情况的数据归纳和总结,这般情况下,这一拨灾情过去之后,会出现旱涝急转的情况。朋城是森林城市,若是由涝转早,大早之下,山火的风险极大。应早作预防,提早部署。”
“这是气象和气候部门的联合建议?”秦州拿着手里的报告,看向孙所。
孙所点头,“是!”
秦州给报道上打了加急的记号,“随后召开部署会议,你们派人来参加,按时与会。”
好的!
秦州摆摆手,叫人家走了。
人走了,她才摘了老花镜。此时桌上放着的还有一份工作报告,是来自龙鸿年。龙鸿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一个理念,那就是政府引导,应该早早的拿出一个建设标准来。这个标准他称为‘减灾标准‘。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