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留着这个关隘,依托的其实依旧是水系的屏障。没了这个关隘,隔着的依旧是水系。但这中间的防守所需要的花销每年得有多少呢。
吵吵嚷嚷的结果是,巨子们在大殿上大打出手,晏殊气急了,打落了曹利用一颗本就摇摇欲坠的门牙桐桐一回京,就听来接的杨察说先生被贬了,贬到宣州做知府去了。
她愕然的看四爷:又被贬了!
她以为因为她,怎么也能改变了晏殊的命运吧,却没想到在差不多的时间段,晏殊还是走向了他既定的命运,被贬宣州。
而后会在宣州和范仲淹一起搞教育!
所以,这是兴呢还是不兴呢?
桐桐就问杨察:“这是为何?“好端端的怎么就被贬了?
杨察就说了,最近朝中在嚷嚷着,商量着瓦桥关之地该不该还给辽国。桐桐反问:“什么叫还给辽国?那要这么说,燕云十六州还是咱们的呢?怎么不叫辽国还呢?这放的什么屁呀!“是啊!岳父也是这么说的,但奈何,对方人多,气急了,又吵不过,就动手了,打掉了人家的门牙。
桐桐:“.”辽国未必真的就在要土地,他们就是来勒素来了,能多勒素一点是一点。这还没谈呢,你们就把底线放那么低,瞧那出息。给吓破胆了吧!
杨察低声道:“自来主战者从未有好结果。朝中敢主战的有几人呢?最多便是不言语罢了。”岳父还是冲动了,这不,一冲动就给你一顶大帽子,先贬谪了你再说。
桐桐就看向四爷:大宋一直这样吗?
四爷点头,是!一直这样。只要对方勒索,就会退让。一直到神宗年间,都还在退让,每次都会不同程度的放弃一些土地。这是惯例!
桐桐什么也没说,只拉了四爷到一边,低声道:“我这次再闹,怕是京都不会再留我了。你也肯定会被贬的,能不能一起给发往西北靠近夏州延边一带,就看你了。“四爷就笑:本来想以赐婚的名义带你走。不过临走闹这一下也行。
只是:“你想怎么闹?“桐桐没言语,只喊白娘,“牵马来。“她翻身上马,说四爷:“都别管,三五天我必回。“说完,催马就走,谁都没带。
杨察正跟富弼说话呢,听见马蹄声看过去,急忙问说:“郡主去哪了?“这都回京了四爷看着桐桐离开的方向,心里有了猜测,她怕是去了柴荣的陵地了。
没错,桐桐就是去柴荣的陵地了。
柴荣的陵寝距离都城四五百里,说近也不近,说远倒也不远。
陵寝占地很小,柴荣节俭,后事也不靡费,所以眼前的陵寝真的不大。看坟的倒是有几个老太监,周围别无其他的建筑。槐树柏树倒是有一些的,可也是疏于打理了。
桐桐站在坟茔前,上香祭拜之后,直接用刀砍倒了边上手臂粗细的新生的槐树苗,然后坐在柴荣的坟茔前将皮给剥了。于是,手里多了一条白莹莹直溜溜的棍子.
她将棍子随手一抖,又软又韧。再一用力,棍子抡过的地方就有烈烈风声而后起身,取了银钱赏给几个老太监:“好好打理,柴家的人还没死绝呢。“瞧这话说的,多吓人呀!
而且,您拿着这棍子干嘛去呀?
干嘛去?闯金殿去!
四爷给拖延了四天,先是叫大家修整,怎么不得修整两天呀接着,辽国使臣要拜见太后,之后要宫宴,这又是一天再接着,得亲自觐见官家,之后该赐宴,这又是一天。
太后问了,问郡主去哪了,四爷也说了:“听闻朝中事,去周世宗的陵寝祭拜去了,不叫人跟着。
太后便不言语了,沉默良久才道:“割地之事,哀家不会答应。先帝不允之事,哀家绝不做。
赵祯也摇头,“桐儿这个脚气是真不好!便是有态度,有情绪,回来说了便是了。这大冷天的,一个人跑去陵地做什么?朕知他的意思,这样的事朕也不做。不管朝中怎么议论,朕也万万不会在此事上妥协。“四爷心说:就怕她不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跟你们表达态度。她的态度,你们也不会那么重视!她没那么清闲。
第五天,早朝一开始,朝中议论之声又开始了自从晏殊暴起打人被贬谪之后,朝中反对之声便弱了。支持的只管说,反对的最多不言语,只冷眼看着。
此时站在这里,好似每个人都会打算盘。他们在尽力说法大家,弃了这个鸡肋可以省下多少人力财力,而占据这个地方,咱们得耗费多少。若是能用无用之物,换取不对辽国纳贡,这怎么说也是一笔合适的买卖吧。
正在慷慨陈词呢,就听外面来报:“太后娘娘一一官家—柴郡主跪在外面请见一一赵祯就看四爷:回来了就回来了,怎么还直接上大朝来了?
四爷问这太监:“郡主还说什么了?““郡主说,她从周世宗陵地归来,身有丹书铁券,手持陵地槐木……她问说,大宋这金殿可容的柴家人进…,赵祯忙道:“请郡主进殿。“大殿大门打开,凛冽的风灌了进来。就如同看见那个水淹官吏府邸的少年一般,此次,她依旧很狼狈,风尘仆仆。
除了比之前更高了,更黑了之外,别无变化。
此时,她双手捧着一根平平无奇的木棍,十分恭敬的从外面走了进来。
进来之后也不下跪,只朝上看了躬身之后,就扭脸看向朝中的大臣,“昔年,周世宗皇帝在位期间,整军练兵,裁汰冗员,减少咂税,使得中原得以复苏。彼时,政治清明,百姓富庶。
世宗皇帝心有大志,统一之心从未断绝。他南征北战,西败后蜀,夺四州:南征南唐,夺江北、准南十四州:他北破契丹,攻二州三关。可惜,天不永年,在他筹备征讨幽州之时,一病不起,薨逝时年三十九。可以说,世宗乃是大业未兴而中道崩殂。
说着,她看向曹利用,“而今诸位在这里口口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