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吧,就只巴掌大的脸你是彻底不要了。
回去的路上,杨怀敏就低声问:“郡主与魏国公主关系要好?”
“是!公主是个天真浪漫的人。”桐桐笑的一脸愉悦,“便是驸马也是个极为有趣的人。我们约好了,明年开春,一起过天山,去辽国做客。公主与驸马热情相邀,我与王爷也不好拒绝。此事,王爷必是要上折子奏报的。若是太后和官家允了,我们便去。若是不允,在夏州见也是一样的。”
那怎么会不同意呢!只是未曾想到这两位主子能跟辽国的权贵相处的这般融洽罢了。
正这么思量着呢,就听到外面有人问说:“是郡主的车架吗?”
桐桐没掀帘子,只隔着帘子跟外面说话,“是萧大人呀!可算碰见您了,早前您还答应送我黄羊呢,如今我家使臣要回去,我想叫捎带黄羊给太后和官家,您是送还是不送呀?”
萧蕴哈哈大笑,“才跟雍王殿下分开,就碰见郡主了。果然还是王爷了解郡主,王爷说碰见郡主,郡主必是要讨要黄羊的,果不其然。您回去等着吧,晚上一准送到。”
“那你改日来陪王爷喝酒,我还给您做水晶角子,如何?”
求之不得!
说笑了几句分开了,到门口了,又碰上杨守素。
杨守素恭敬的很,“郡主,您回来了。”
桐桐微微点头,“这就走了?”
“是!臣还有事要忙。”
那你忙吧。
杨怀敏就看着这位夏州之臣对郡主恭敬有加。
桐桐解释说,“现在他们跟谁都恭敬,见了辽国的公主和驸马,也一样恭敬。”
这样啊……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结果回来之后,曹勇说要去见四爷,却没想到四爷那里还有客,见院子里等着的侍从,桐桐认出来了,是野利部的人。
她就问说,“是野利遇乞将军来了么?”
是!是将军来了。
桐桐就朝里面喊:“野利将军,留下用膳吧。”
野利遇乞里面应着,“听郡主的安排。”
桐桐就说曹勇,“将军回去可以禀报官家,而今这位夏王有他的打算,但咱们大宋也该有自己的主张。夏王意图用咱们辖制野利,但咱们又岂能随便成为别人的靶子。谁也不得罪方能长久。”
曹勇心里那一丝疑虑,瞬间便没有了。雍王和郡主当真是坦坦荡荡,要真有什么私心,便不会叫自己和杨怀敏碰见。便是碰见,也必是不用这般亲热。
他们是把一切都摊开叫朝廷看,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打算的,夏州的情况如今是什么样的。反正他了解了这几日之后,真觉得雍王和郡主处置妥当,可以说是四下交好,既不谄媚,也不傲物,正是不卑不亢,不失国体。
等着一行回了京都,也已经是快过年了。
赵祯先是听杨怀敏说,而后又打发了杨怀敏去学给太后听,他又召见了才从太后那里过来的曹勇。两个人的角度不同,但基本是把在夏州的所见所闻给说清楚了。
曹勇一脸的感动:“雍王殿下在夏州可谓是殚精竭虑,所思所量无一不是朝廷。临行前,殿下还说,夏州归宋,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得有人能在三国中寻求一平衡之处。若是朝中诸位相公确有合适人选,只管送去夏州。他愿意带一段时间,帮着疏通一些关系。而后他带着郡主回丹州,绝不滞留。”
说着,就又道,“还有一道折子,已经递给太后了。王爷是当着臣的面写的折子,他说,雍王的册封以古雍州而来,如今,为了不叫朝中人多想,平白内耗。还请太后娘娘和官家收回雍王册封,换个封号也好。”
赵祯没有言语,只叹了一声。
刘太后却觉得:“……”这个雍王啊,小小年纪,心思当真是深沉的很。他这是把别人要说的话抢着说了,就是叫别人无话可说的。
这样的人,真能久居人下?
第1743章 大宋反派(64)
刘太后不能应允折子上所请,雍王把别人挑拨离间的理由都先摆给你看了,你要是再准许,便是说自己和官家,乃至于朝廷都不信任他。
一次不信任,两次不信任,有个五次的不信任,这就成了他自立的借口。
刘太后看着折子,心里多少有些不愉:雍王做事,从不给人说‘不’的权利。因为拒绝一定会付出代价,而这个代价当真是付不起的。
谁能喜欢这种做事风格?
就问:但有他所请,朝廷哪一件未曾准许?
当坐在这个位置上,不能对其他人说‘不’了,自然就有一种危机感。而这种危机感,官家体会不到,因为他现在还不是当家人。
更大的危险是,雍王比官家年岁还小,已然能独当一面了。那么官家呢?朝臣会不会以此为契机,又叫嚷着叫官家亲政呢?
桐儿过了年就十五了,而官家过了这个年可就整整十九岁了。
若说十九岁还是小儿,还是幼主,这是否说不过去了。
这件事只能往后拖,拖过一年是一年。
因此,将雍王的折子挪开,留中不发。而后叮嘱郭淮,“有两件事要办,你记一下。”
是!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