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1840

  到了客栈里,她戴上围帽,从马车上缓缓下来。就见好几个姑娘跟着家人往出走。她们一水的骑马装,腰里缠着鞭子,打扮的有些奇怪。

  侍女低声道:“皇后是个跃马扬鞭的女子,必是也喜欢这样的姑娘。”

  高滔滔轻笑了一声,“莫要东施效颦,做那样的打扮,于皇后而言是骑马行军方便,于她们而言,不过是贻笑大方罢了。”

  “是!”侍女扶着她往里走,“说起来,姑娘幼年也见过太子的吧。”

  高滔滔想起了那个姨母很喜欢的小世子,然后‘嗯’了一声。

  侍女问说,“与团练使比,小世子如何?”

  团练使说的是赵宗实。

  高滔滔恍惚了一瞬,强忍了半晌还是好好的吩咐了侍女,“以后不要提团练使……”说完又补充了,“而今北宋的官职里并没有团练使……叫人听去了,不好!”不仅不好,还颇不合时宜。

  第1837章 大宋反派(158)

  桐桐选人家女孩子到宫里干嘛呀?

  征兆女官那是在雍郡时候的事了,不过是如今朝廷要重建国子监,四爷要改国子监的学制,桐桐就顺势提了,会有一所与国子监等同的女子学堂,文武皆收。

  灿儿被册封被丹宸公主,受宠程度只从封号上就看的出来。很多人便以为是给自己身边选女官,给灿儿身边选人。

  其实压根就不是那么一码事。

  就说自己用女官吧,为什么非得选那么小的女孩呢?她们懂什么?还得自己费心去教。明明可以从命妇中选见识通透的,交换着来当差的嘛。年岁最好在三四十往上,因为人情练达了嘛!毕竟,命妇的事就是需要能处理好庶务的人来处理的。

  这样的人做事谨慎有分寸,也知道顾念家里男人和孩子的前程,不知道有多好用。我好端端的,叫人家女孩进宫干嘛?不闹挺的慌么?

  再说了,处理内务的地方跟前朝和后宫都分着呢,也掺和不到一起。也不怕有人非议!雍郡这些年一直这么办的,也没见谁就指责哪里失礼了。

  所以,索氏来禀报,说是应征而来的姑娘特别多的时候她还奇怪呢,“就学而已,这么多姑娘已经到了嫁人的年纪了,不嫁人跑来念书?”

  索氏就指了指名单,“您瞧瞧,怕都是目的不纯的。”

  桐桐扫了一眼,顺手翻了几页,然后递给索氏,“先收进去,准她们随时退学。”

  索氏还没走呢,呼延因就来了,“娘娘,太子殿下叫小的来带走耶律洪基。”

  谁?

  “耶律洪基。”

  桐桐愣了一下,“那你去吧!带他走吧。”说着又问,“曜哥儿怎么突然要耶律洪基了?”

  “殿下要召见了赵宗实,也留了赵宗实在身边。”

  桐桐:“……”把赵宗实和耶律洪基留在身边?这孩子真像是吃了熊心豹子胆长大的。她几次想叮嘱点什么,想了想还是算了,“知道了!那你去吧。”

  这边才把呼延因打发了,旻哥儿颠颠的跑来了,他被册封为秦王,其实还是个屁颠屁颠的孩子而已。

  结果人家来是来问:“娘,我能带伴读回宫住吗?”

  伴读?“你把伴读挑好了?”

  嗯呢!

  桐桐:“……”谁做主给你挑伴读的?你倒是手脚麻利的很,“选了谁家的孩子?”

  哪里知道是谁家的?“以前的还跟着我,这回选的,是我意外碰上的,我想留。”

  “你在哪里碰上的?”

  “就在街市上呀。”旻哥儿屁股一扭一扭的,“娘,我挑的可好了。”

  “名字总有吧!籍贯、父母,这些不能含混。”

  旻哥儿往娘亲腿上一坐,“有一个,您肯定能答应。”

  谁?

  “晏先生家的老七,叫晏几道的,跟我差不多大小,您见过吗?”

  桐桐:“……”没见过,但大名鼎鼎。她都笑了,“还有呢?还选了谁?”

  “爹爹调了一个叫苏洵的来国子监任教……”

  桐桐:“……”苏洵呀?所以,“你选了苏洵的儿子?”

  “嗯呢!苏轼和苏辙跟我年纪相仿,相差一岁半岁的,给我做伴读不正好么?”

  “就选了这三个?”

  是!

  “那你也不能总把人家留宫里呀?可以给他们预留院子,偶尔想留宿可以。但是,你也要体谅人家不愿意跟家人分开的心情。真要是把你带走,跟我和你爹分开,你乐意呀?”

  旻哥儿又扭搭着,“那他们给我做伴读了,不能改了。”

  嗯!不改了,去吧。

  孩子跑了,她心痒痒了:苏洵、苏轼、苏辙!

  呵呵!想见。

  但想想晏殊……从期盼到幻灭的过程,算了,我还是不抱期待了。

  她只叫人去看看,“去东宫瞧瞧,太子今儿忙什么呢?”

  曜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