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鹅前世由于穷困潦倒,所以涉猎的东西就变得方方面面都必须要懂一些。出门打工,也并不是各司其职,更多的时候是你必须是个全能型人才,这才有人用。
而且在生活上,也必须什么都知道一些。以前有一次赵大鹅生病的时候,身体就特别虚弱,像是伤了元气一样,即使那次的病好了,可是总觉得自己一直是病病怏怏的,做一些稍微动体力的活,就会浑身出虚汗,累的不行。
她就想起来,以前养过几头猪,猪生病得瘟疫的时候,养猪场就会给猪投喂一些黄芪多糖,这里边的主要成分就是黄芪。于是赵大鹅死马当活马医,自己也买了一些黄芪泡茶喝,效果非常好。
喝完之后,就会感觉浑身热乎乎的,有力气,身体也慢慢的恢复了。
赵大鹅看张玉梅的时候,她脸色还好,但是有些灰呛呛的暗色,黑眼圈也比较严重。应该是长久以来学习的时候,熬夜了吧。
不用管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有的孩子学习,家长是千叮咛万嘱咐,她就是不学,看书看不进去,什么都不专心。
张玉梅不是这样,她是主动的。
赵大鹅的大姑赵春妮会不会心里也想着有一天自己的二闺女能考上大学,之后生活的更好?
一定会的,但是现在赵春妮的绝大多数的心思都在儿子的病上。赵春妮的大儿子张玉壮出生了十几年,也病了十几年。一直就是病病怏怏的,而且是大病。
这种玻璃人属性,加上天生脑瘫的情况,能熬到十几岁,已经殊为艰难了。
说句良心话,赵大鹅都觉得那个孩子活着,就是来受罪的。
他只是有一些脑瘫,但是他也会知道疼。动不动就骨折,伤筋动骨一百天,而他是这块没好,那块又骨折了。
如果是普通人,骨折了的话,可以做手术,修养几天,之后恢复一段时间,人也就好了。就比如这两天,举人杖子的姚会计就骨折了,今天不是去医院做手术了嘛,他就是这个样子,做了手术养个一段时间,人也就好了。
但是张玉壮根本不行,最开始的时候,他是去过医院,也无数次去医院治疗。
但是时间太久了,治不好也治不起。
什么家庭,要是有人一年骨折个十回八回的,都会特别难。
最近这些年,赵春妮两口子也就习惯了这种生活,不是极特殊情况,也就不去医院了,靠养着就好了。
所以赵春妮几乎门都不出,每天都看着自己的大儿子,特别是前段时间秋收的时候,张玉壮又骨折了,不过这次骨折的地方非常不好,睡觉的时候睡的不太好,脑袋磕着窗台了,头盖骨骨折。
伤了脑袋里边,基本上就已经回天乏术了。
熬了十几年了,人都会变得有一些麻木和茫然。赵春妮仍旧每天伺候着张玉壮,心情也特别差,根本没有心思管张玉梅了。
张玉梅只能自己管自己的。别人家的孩子出去玩耍,上山下河的,她都是在家学习。虽然吃的饱穿的暖,但是明显蛋白质供应也不是特别充足,导致身体熬夜熬的会很差,碰见风吹草动,就感冒。
不过女孩子向来体弱多病,这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所以也没人过问,感冒就吃药。
赵大鹅这么一给张玉梅说喝黄芪什么的能补身体,便问道:“那大鹅,书上说人参才是补药呀。”
赵大鹅愣了愣:“不行。人参太贵,买不起……”
这个年代,虽然物价不高,但是一根人参起码一百多。当然了,这个年代的人参也是野生的,药效更好一些。
但是无论怎么讲,都扛不住它贵呀。
物以稀为贵这个事情,从古至今,都没怎么改变过。而且喀县周边野山参特别特别少,不是说一点没有,不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都是从大林子里边贩卖过来的,自然不可能便宜。
张玉梅想了想,仍旧不太熟悉黄芪到底是什么东西,不过既然是赵大鹅送的,没准就是有用的。等过段时间,查一查书,看看黄芪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那以后我要是考上了高中,大鹅我记你一功。”张玉梅笑着说道。
“那倒不必,你记得一会买瓶酱油买点醋,最好有两头泡蒜,那就更好了。”
“家里有。”张玉梅说道。“回去吧,要不……”
张玉梅觉得既然不去找姥爷赵廷绪去,那其实应该就回家好一些,免得一会儿,回去晚了赵春妮该着急了。
“行。”
赵大鹅于是和张玉梅就往家里走了。
到了赵春妮的家里,这次没有狗子了,赵大鹅就活络的多了,进了屋子之后,赵春妮已经炒了三十几斤的花生了,随后她装了起来放在炕头上。
“大鹅,我再炒点花生。我要给家里带东西,就不能厚此薄彼了。你爸爸他们哥仨一家十斤,你爷爷奶奶我给拿了二十斤。”赵春妮说道:“我再多给你拿个三十斤的生的,回头你让你爸爸给你炒着吃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行。”赵大鹅笑着说道。
“大姑,你这趟不回去呀。”
赵春妮叹了口气:“下次吧,我这次就不回去了。家里离不开人,到时候让你大姑父开车,让你爸爸和你三叔装砖去,他俩年轻能干,那几万砖,几天就干完了。拉沙子的话,还是等着开春好点,反正尽量我让你大姑父早点去到时候。大鹅,我听你三叔说,你家打算整个粉碎机粉粮食?”
&e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