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 第2章 分拨雏形,设立运河沿岸货物中转站

第2章 分拨雏形,设立运河沿岸货物中转站

们按照培训的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卸货、分拣和装货工作。林远站在一旁,密切关注着每一个环节,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起初,工人们还有些手忙脚乱,但随着操作的熟练,效率越来越高。原本在码头需要耗费大半天时间才能完成装卸和转运的货物,在中转站不到两个时辰就处理完毕。而且,由于货物分类清晰,转运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错发、漏发的情况。

  消息很快在商船和商户中传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货物送到淮安中转站进行中转。试运营一个月后,中转站的货物处理量比预期增加了三成,漕帮也从中获得了可观的分成。漕帮老大对林远刮目相看,主动提出延长合作期限,并加大支持力度。

  在淮安中转站取得成功后,林远马不停蹄地赶往济宁和临清,用同样的方法,分别设立了中转站。每到一处,他都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中转站的运营模式进行微调。比如在济宁,由于靠近煤矿产区,煤炭运输量大,他便专门设立了煤炭运输的分拨通道,并设计了特殊的装卸工具,提高煤炭的装卸效率;在临清,考虑到北方天气寒冷,货物容易受冻,他在暂存区搭建了保暖的棚屋。

  随着运河沿岸三个中转站的顺利运营,林远的分拨运输体系初见成效。货物在中转站之间快速流转,运输时间缩短了近一半,货物损耗率也大幅降低。“天元镖局”的名声更加响亮,越来越多的商户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而林远也没有满足于此,他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分拨体系,将业务拓展到更广阔的区域,向着构建全国物流网络的目标迈进。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