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 第12章 保价试水:承诺货物损毁三倍赔偿

第12章 保价试水:承诺货物损毁三倍赔偿

,一名镖师扑上去用身体压灭火苗,后背的衣服却已被烧得焦黑。战斗结束后,陈大海立即组织人手对货物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贡缎没有受损后,才松了一口气。

  待官兵赶来击退江匪,贡缎虽未受损,但押运日志上详细记录的这场惊险,却成了最好的宣传。当十箱贡缎完好无损抵达京城后,胡老板亲自送来锦旗,上面绣着“一诺千金,三倍护航”八个鎏金大字。他还邀请了京城众多商户,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在宴会上,胡老板大肆宣扬天元镖局的保价运输服务,展示了押运日志和货物的完好状态。

  “林掌柜,我在京城的生意伙伴都听说了这事。”胡老板拍着林远的肩膀,笑得合不拢嘴,“他们都问,这保价运输,能不能做到京城去?”

  林远望着码头上来来往往的漕船,眼中闪烁着光芒。他知道,保价运输的第一步成功了,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为了确保赔付能力,他与扬州钱庄达成协议,设立专项保价基金,所有保价收入单独入账,由钱庄和镖局共同监管;同时,在漕船上安装了可旋转的了望塔,配备了特制的响箭用于遇险示警,还与沿途官府合作,建立了快速救援通道。他组织人手绘制了详细的沿途救援点地图,标注出各个官府、驿站的位置和联系方式,方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获得支援。

  随着保价业务的扩大,新问题接踵而至。有些商户虚报货物价值,企图骗取高额赔偿;也有押运员与外人勾结,故意制造货物损毁假象。林远连夜召集智囊团,制定了严格的验货和追责制度:每单保价货物必须由三名不同部门的人员联合验货,使用特制的防伪标识,标识上印有镖局的徽记和唯一编号;若发现欺诈行为,不仅拒赔,还要将商户列入黑名单,并报官处理。

  最棘手的一次,是山西皮货商的保价货物在运输途中被劫。当林远接到消息时,押运员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称遇到了百人以上的马贼。然而,现场勘查却发现诸多疑点:货物箱锁完好无损,周围却没有激烈打斗的痕迹。林远立即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经验丰富的捕快、熟悉当地地形的向导和镖局的资深镖师。

  林远亲自带着人马沿着漕运路线追查,通过走访沿途的村庄、客栈,收集线索。在一处废弃的山神庙中,他们找到了部分散落的皮货。经过仔细检查,发现皮货上有特殊的标记,与镖局验货时的记录一致。经过审讯,押运员终于招供,原来他与当地马贼勾结,企图瓜分赔偿款。林远毫不留情地将其送交官府,同时启动应急预案,从其他商户暂借同品质皮货,按时交付给客户,并自掏腰包支付了违约金。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他还建立了押运员背景审查制度和定期培训考核制度。

  此事过后,镖局的保价制度愈发严格。林远还引入了“分级保价”策略:对高价值、易损货物收取更高的保价费用,同时提供专人押运、独立舱室等增值服务;对普通货物,则采用标准化保价流程。他组织编写了《保价运输服务手册》,详细规定了各级保价服务的内容、标准和收费细则,发放给每一位商户和镖局员工。

  深秋时节,扬州码头铺满金黄的落叶。天元镖局的验货大厅里,账房先生们正在核算本月账目。老钱推了推圆框眼镜,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掌柜的,保价业务盈利已占总利润的三成!更重要的是,货物损毁率下降到了0.3%!”

  林远站在窗口,望着江面上悬挂着天元镖局旗号的漕船,心中感慨万千。从暴雨损毁瓷器的危机,到如今保价运输的成功,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前方还有晋商的竞争、海商的挑战,以及朝堂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变数。但此刻,看着手中厚厚的保价合同,他坚信,自己正在书写大明漕运史上新的传奇。

  暮色渐浓,镖局门口的灯笼次第亮起。一名伙计匆匆跑来,递上一封加急信件。林远展开一看,是张居正幕僚的亲笔信,信中提到朝廷有意将边疆军粮运输试行保价制度,询问天元镖局是否愿意参与。信中还附带了边疆军粮运输的特殊要求和注意事项,包括军粮的储存条件、运输时间限制等。

  林远将信纸折好,收入怀中。远处传来悠扬的船笛声,混着码头的喧嚣,在秋风中回荡。他转身走向议事厅,灯火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仿佛预示着天元镖局即将踏上的,是一条更广阔的征程。他在心中默默盘算着,如何根据军粮运输的特点,对现有的保价运输制度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迎接新的挑战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