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其他小说>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魏孝文帝

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魏孝文帝

治经验的冯太后也游刃有余地维护着与鲜卑守旧派之间的平衡。一场汉化运动正在迅猛地进行着。

  掌控北魏政权20余年之久的冯太后病逝后,24岁的拓跋宏开始独自挑起改革的重担。

  拓跋宏停止了一切庆祝活动和车马仪仗,禁绝酒色,维持了三年丧的基本礼仪,以此来昭告天下这个鲜卑人创立的王朝将以中原的礼教作为立国之本,真正成为华夏文明的传承者。

  他模仿汉族礼仪,坐明堂,建太庙,祭祀三皇五帝,孔子。

  拓跋宏至尊为太祖,北魏要与曾经的草原游牧民族之间画上一个明确的界限。但想要实现这个理想,拓跋宏下一步还需要进行一个更为大胆的改变,这个决定甚至会造成他政权的颠覆。

  北魏长期处于平城(今西山省同大市),地理位置偏北,寒风沙常起,6月都能飞雪,十分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要放开手脚实行汉化政策,就必须离开平城这个鲜卑贵族守旧派集中的地方。但迁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势必会触动一部分勋贵和官民的利益,必然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深知这一点的孝文帝不惜使用诈术,自导自演了一出苦肉计。三年丧期满后,拓跋宏通过占卜卦象说服群臣,挥兵南下,亲率百万大军和文武群臣从平城出发,南征萧齐政权。

  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他们到达了魏晋旧都洛阳。连绵的阴雨让大臣们痛苦不堪,任城王拓跋澄带领群臣冒死进谏,要求停止南征。

  拓跋宏欲擒故纵,由最初的拒绝到后来的让步,他让所有人做出选择:要么继续南下,要么迁都洛阳。北魏此时距开国已有107年,漫长的岁月使贵族们早已习惯于享乐的生活。

  他们虽不愿迁都,但更怕南方,身心疲惫的群臣最终选择了后者——迁都洛阳。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了,这才是拓跋宏此次南征的真正目的。

  迁都洛阳是他推行汉化的第一步,用既成事实让老臣们就范的策略,由拓跋澄从旁策应。对北魏王朝至关重要的一件大事就这样定下。

  鲜卑贵族们也不得不割断他们原先的生活和风俗,全面汉化的时代即将到来。

  随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北魏的文武百官和宫廷机构也悉数迁往洛阳。但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多数人不会说汉语,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

  且新迁之民初到洛阳,缺少房屋粮食,也不善农业,人心恋旧。

  面对这些问题,孝文帝着手改革鲜卑旧俗。他再次下诏要求朝臣一律使用汉语,违反者立即免除官职。

  拓跋宏率先垂范,不仅改说汉语,他还用汉语创作了许多诗歌,一些鲜卑语也因此融入到汉语当中,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影响至今。

  拓跋宏还亲自安排了许多拓跋贵族与汉族大姓通婚,通过联姻,拓跋贵族获得了中原士族的认同,让他们从此血脉相融。

  为了彻底汉化,30岁的拓跋宏下令鲜卑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为元,拓跋宏从此改名为元宏。

  然而就在这一年,太子元恂在守旧贵族的教唆下杀害了自己的汉人老师,抑郁而返回平城。盛怒之下的元宏废除了太子的身份并将其赐死。由此可见元宏推动汉化的决心。

  元宏还把五胡十六国时代中受到彻底破坏的士大夫门第制度恢复。在本来等级森严的鲜卑人的社会结构中生硬地制造出了新的门第,根据姓族等级高低给鲜卑贵族授予不同的官位,给予不同的特权。

  鲜卑八姓、汉化大姓及附属于他们的部落之外,其他姓氏皆被排除在门阀之外,朝廷官职永远被世家子弟所掌握,寒族生下来就被统治,纵有极大的学识和才能,也只能当低级职员,不能升迁。

  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

  一些大臣曾为此与孝文帝争论,但他坚持原则,朝廷用人只问门第不问才能。孝文帝的这一错误选择日后造成了北魏内部的严重分裂,为后来北魏陷入内乱,直至灭亡埋下了最大的隐患。

  公元497年,元宏趁南齐内乱,亲率大军20万南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4年后的秋天,南齐皇帝驾崩,元宏下诏称礼部伐丧,引兵而还。公元499年,孝文帝又一次遇下南征途中旧病复发,最终在返回洛阳的路上去世,享年33岁。

  孝文帝去世后,仅仅过了25年,北魏边镇鲜卑军事集团就发动了反汉化的运动。

  原来在北魏立国后沿着孤独形成以北的长城防线,建有6个军镇,这是六镇扼守平城出塞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因此六镇设立以来,北魏王朝十分重视其防务,六镇军人立功嘉奖,将有升迁特权,吸引了不少子弟前往塞上建功立业,可以说是北魏六镇支撑着北魏王朝的赫赫武功。

  北魏王朝能够在北方中国中杀出血路一统北方,六镇军人功不可没。但是自从孝文帝改革南迁洛阳后,形势就发生了变化。

  北魏故都平城地位下降,作为屏障的六镇地位也大大下降。而且自从将北方的柔然打败后,北魏军事重心也由防御北方边境转向夺取江淮,征服南朝。

  孝文帝改革后,由于地处偏远,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对六镇影响不大,而洛阳周围的汉化力度很强大,以至于逐渐分化成地落鲜卑和六镇鲜卑,留在北方的鲜卑居民被日益边缘化。

  加上迁都和南征,导致国家财政紧张,对六镇的经济支持不断减少。六镇长官开始勒索士兵,而且许多发配的士犯也都发往了六镇去当兵,各种矛盾在这里错综复杂在一起,过去光荣的六镇将士逐渐变成了耻辱的代名词。

  与此同时,文帝南迁后的北魏王朝日益腐朽,贪图享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