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7章 欲弑君桓振闯入宫 铲余孽敬宣显身手

第7章 欲弑君桓振闯入宫 铲余孽敬宣显身手


  桓振、桓谦两个余孽,趁刘毅等人松懈之际,又悄然袭取了江陵。

  刘毅闻讯,大惊失色,急忙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令何无忌、刘道规两位将领,率军前去讨伐桓氏余孽。

  何无忌、刘道规领命出征,率军直抵马头,却只见桓谦已派兵堵住去路。

  两边随即展开了一场激战。

  那桓谦的军队,虽也勇猛无比,但终因寡不敌众,渐渐败退而去。

  何无忌、刘道规乘胜追击,直奔江陵而来。

  桓振闻讯,心中不慌不忙,忙令党羽冯该在杨林设下埋伏,自己则带着人马,在灵溪迎战。

  那何无忌仗着胜利在手,不免有些轻敌冒进,却不料被贼军两路杀出,一时间阵势大乱。

  只见喊杀声震天响,箭如雨下,何无忌的军队大败而逃,损失惨重。

  刘道规见状,心中焦急万分,急忙收拢残兵,欲与何无忌会合。

  却只见何无忌败军如潮,狼狈不堪。

  道规心中暗自叹息,却也无计可施。

  就在这时,只见一员大将率军赶来,正是刘敬宣。

  原来这刘敬宣,乃是刘牢之的儿子。

  前时逃往山阳,拟募兵讨玄,却未能如愿。

  后又往南燕乞师,南燕主慕容德却不肯发兵。

  敬宣无奈,只得潜结青州大族及鲜卑豪酋,谋袭燕都,却不料事泄,只得南归。

  时值桓玄已败死,敬宣便投奔了刘裕。

  刘裕见他英勇善战,便令他为晋陵太守,又迁授江州刺史。

  他因知刘毅等人正在讨伐桓玄余党,所以早已筹备好舟械,随时准备接应。

  刘敬宣率军赶到,见何无忌、刘道规败军狼狈,心中大痛。

  他急忙命人分发粮食,修缮船只,接济无忌、道规。

  无忌、道规见敬宣如此义气,心中感激不尽。

  却说那桓振,见刘敬宣率军前来接济,心中并不慌张。

  他暗想:“刘毅等人虽勇,但终究还是嫩了些。我且再设一计,定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于是,桓振又令冯该在杨林增设埋伏,自己则亲率精兵,在江陵城外等候刘毅等人的到来。

  那桓振心中暗自盘算:“待刘毅等人一到,我便前后夹击,定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再说那刘毅,见何无忌、刘道规败归,心中虽然恼怒,但也知此时不是责备之时。

  他召集众将,商议再讨桓振之策。

  众将纷纷献计,刘毅听后,心中已有计较。

  刘毅令刘敬宣继续筹备舟械,随时准备接应。

  又令何无忌、刘道规整军待发,待时机成熟,再行出击。

  那刘毅心中暗自思量:“桓振虽勇,但终究还是逆贼。

  我等身为晋臣,定要将其铲除,以安天下。”

  如此这般,刘毅等人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他们知那桓振虽然勇猛,但终究还是孤军奋战。

  只要自己等人齐心协力,定能将其击败。

  却说那桓振,见刘毅等人并未立即出击,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他令党羽四处打探消息,却得知刘毅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舟械,随时准备接应。

  桓振闻言,心中大惊,暗想:“刘毅此人,果然不可小觑。

  我若不及早应对,恐有灭顶之灾。”

  于是,桓振又令冯该等党羽,四处作乱,以扰乱刘毅等人的视线。

  那冯该领命而去,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刘毅闻讯,心中大怒,誓要将其铲除。

  然而,刘毅深知此时不宜轻举妄动。

  话说那何无忌、刘道规得了刘敬宣的接济,兵马复振,士气高昂。

  二人商议已定,再进兵夏口,誓要荡平桓振余孽。

  此时,刘毅亦督军随进,攻入鲁城,与无忌、道规遥相呼应。

  道规更是勇猛无比,拔偃月垒,复会师进克巴陵。

  一路之上,号令严整,沿途秋毫无犯,百姓皆称颂不已。

  再鼓士气,大军浩浩荡荡直奔马头而去。

  那桓振一听到消息,心里头可急了,暗自琢磨:“何无忌、刘道规这伙人又抖擞起来了,我要是跟他们硬碰硬,恐怕讨不了好。

  不如挟持安帝,遣使请和,以求割江、荆二州以自安。”

  于是,桓振挟持安帝出屯江津,遣使前往刘毅营中,传达求和之意。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