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69章 广陵屠城血成河 怀文直谏心未折

第69章 广陵屠城血成河 怀文直谏心未折

着几十个歌姬妾侍,奴仆更是上千。

  除了逢年过节要去朝拜皇帝,其他时候,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想着做个像陶朱公那样的隐士富翁。

  哎,要是他真的能放下一切,与世无争,哪会有后来的灾祸呢?

  再说颜竣,他因为辅佐皇帝有功,被封为丹阳令。

  那日子过得是富贵双全,风光无限,走到哪儿都惹人羡慕。

  可他老爸颜延之,却还是穿着粗布衣裳,住在茅草屋里,一副书生的老样子。

  有一天,颜延之骑着头瘦驴,拉着辆破车,慢悠悠地到郊外去溜达。

  刚巧碰上颜竣骑着高头大马,前呼后拥地走过来,那排场大得很。

  颜延之赶紧躲到路边,让儿子先过。

  等颜延之走到颜竣的官署,进去就板着脸对颜竣说:“我这辈子最不喜欢见那些大官儿,没想到今天却见到了你!”

  颜竣听了,也没往心里去,照样大兴土木,建起了一座座华丽的房子。

  颜延之看不下去了,又劝他说:“儿啊,你得做个好人,别让后人笑话你。”

  小主,

  颜竣还是不当回事儿,生活习惯也越来越懒散。

  有一天,他睡到太阳老高了还不起床,外面宾客都已经挤满了门,他还在屋里头窝着呢。

  那天早上,颜竣的府邸外头,早就围满了前来拜访的宾客。

  有的是来求官的,有的是来攀关系的,还有的是来谈事情的。

  可颜竣呢,就像个没事人一样,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连个人影都不见。

  延之走上前去,严厉地斥责道:“你从卑微的粪土之中,一跃而上了云霄,却这么快就变得骄傲又懒惰,这样怎么能长久呢?”

  延之一辈子,说实话,品行上没啥特别值得称赞的,但他教育儿子的那几句话,还真是治家的金玉良言。

  没过多久,延之就因病去世了。

  他的儿子竣正沉浸在丧父之痛中,按照规矩要守孝三年,可才过了一个月,朝廷就急着让他起来当右将军,还继续管着丹阳尹的事儿。

  这宋主啊,生活奢侈,又放纵自己,颜竣想挣个好名声,就经常直言进谏。

  结果呢,宋主心里暗暗地恨上了他。

  自己都不正,怎么能去纠正君王呢?

  颜竣看自己的建议大多不被采纳,心里也明白了,就请求外调,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朝廷也顺了他的意,下诏让他去当东扬州刺史。

  颜竣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失宠了,心里开始害怕起来。

  没过多久,颜竣的母亲也去世了。

  他送完葬回到都城,没想到却被仇家盯上了,诬告他心怀不满,还到处诽谤。

  宋主一听,二话不说,就把颜竣牵扯进了诞的案子,硬说他和诞是一伙的,还逼他自杀。

  颜竣的老婆孩子也被发配到了交州。

  更狠的是,宋主还悄悄吩咐押解的官吏,把颜竣家的男丁都淹死在江里。

  延之之前说的话,竟然一一应验了。

  这人啊,功成名就之后不退下来,往往就会招来祸事。

  再说这庐陵内史周朗,他是个直肠子。

  每次上书说事儿,都是直截了当,一点也不拐弯抹角。

  这天,他又上书了,书里的内容,还是那么尖锐直接。

  宋王一看,气得猛地站了起来,大喊道:“来人啊!把这个周朗给我抓起来,送到宁州去!”

  手下们一听,哪敢怠慢,立马就把周朗给绑了,押着他往宁州走。

  这一路上,周朗心里明白,自己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但他一点也不后悔,心想:“我说的都是实话,都是为了国家好,就算死了,我也问心无愧!”

  走到半路上,宋王的命令又到了,说是就地把周朗给杀了。

  押解的官吏一听,心里也犯嘀咕。

  但君命难违,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就这样,周朗被押到路边,一刀就给杀了。

  大明五年,雍州那边可不太平,刺史海陵王休茂又琢磨着要闹事。

  这休茂啊,是宋主的第十四个弟弟,他哥哥浑之前已经被诛杀了。

  休茂接了哥哥的班,成了雍州刺史。

  司马庾深之被派去帮休茂打理州事。

  因为休茂年纪轻,庾深之就没让他一个人做主。

  这府里有个吏员叫张伯超,特别得休茂的宠。

  张伯超这家伙,仗着休茂的势,胡作非为,啥坏事都敢干。

  有一次,庾深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呵斥了他几句。

  张伯超心里那个恨啊,就撺掇休茂:“大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