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16章 冯家衰败风云变 萧氏纷争祸端起

第116章 冯家衰败风云变 萧氏纷争祸端起

朓叫来,对他说:“你看现在的皇上,实在是不行。

  我们打算换江夏王上来。

  但江夏王太年轻,要是再担不起这个重担,难道咱们还能一废再废,一立再立吗?

  始安王年纪大,资历也深,现在推他上台,大家应该都能接受。

  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了国家,可不是想谋什么富贵!”

  谢朓听了,心里并不太同意。

  但也不想直接得罪他们,就随便应付了几句。

  没说几句,他就找了个借口告辞回家了。

  巧的是,丹阳丞刘沨受遥光的密令,也来找谢朓,想让他帮忙。

  谢朓还是那套,随口敷衍,模棱两可地答应了。

  刘沨回去跟遥光一汇报,遥光高兴坏了,竟然让刘沨兼管卫尉的事。

  谢朓突然得了这么个显要的职位,心里反而害怕了。

  他想来想去,觉得这事不靠谱,就把刘沨和萧祀的密谋告诉了太子右卫率左兴盛。

  左兴盛一听,吓得都不敢多说话。

  谢朓又找到刘暄,跟他说:“始安王一旦当了皇帝,恐怕刘沨他们就要进朝廷掌大权了。

  小主,

  到时候,你可就没地方站了,得早点想个办法啊!”

  刘暄心里暗自盘算,装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

  等谢朓一走,他立马就像脚底抹了油,一溜烟儿地跑去向遥光和江祏报告。

  遥光听了,不屑地哼了一声:“这家伙既然不愿意跟我们同流合污,那就让他滚出京城吧。

  现在不是东阳郡太守的位置还空着嘛,就让他去那儿干活去!”

  江祏一听,可不乐意了。

  他单独进去阻拦遥光,一脸狠厉地说:“谢朓要是出了京城,那可就更容易煽动别人了,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我看,还是早点除掉他为妙,免得夜长梦多!”

  他这话说得,比遥光还狠呢。

  遥光一听,觉得有道理。

  于是就假传圣旨,把谢朓召进宫里,然后把他交给了廷尉。

  接着,遥光又和徐孝嗣、江祏、刘暄一起,联名上了一道奏章,诬陷谢朓贬低皇上,私下里议论宫廷的秘事,诽谤皇上的亲信贤臣,还轻视朝廷的大臣。

  说他种种不法行为,应该和他们一起商量,按照法律严肃处理。

  皇上宝卷呢,整天就知道玩乐,哪有心思去查究这些事情。

  他就让这几个人自己定案,结果当即就判了谢朓死刑,还命令他在监狱里自杀。

  谢朓进了监狱,心里那个冤啊。

  他还想揭发遥光等人的阴谋,救自己一命呢。

  可是狱吏根本不让他传信出去。

  他也没办法。

  谢朓叹了口气,流着泪说:“我虽然没杀王敬则,但王敬则却是因为我而死的!

  今天我遭这祸事,也不算冤了,死就死吧!”

  说完,他就解下腰间的带子,自尽了。

  这边遥光正琢磨着怎么发难呢,没想到刘暄又变卦了。

  刘暄心里想,遥光一旦得势了,他这个国舅的资历名望可就都没了,说不定还得求荣反辱呢。

  所以,他就改变了初衷。

  萧衍说刘暄愚昧软弱,其实还不止这些呢。

  刘暄根本就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江祏和萧祀看出刘暄有点不对劲儿,也不敢轻易举事了。

  遥光也察觉到了情况不对,他恨刘暄恨得咬牙切齿的,就暗中派了家将黄昙庆去刺杀刘暄。

  那天,刘暄正好经过青溪桥,身边护卫的人很多。

  黄昙庆一看,心里害怕了,不敢出手,就躲在桥下。

  可巧的是,刘暄的马突然受惊跳过桥去,这让刘暄起了疑心。

  他仔细一侦察,才知道原来是遥光在暗算他。

  幸好他机灵,躲过了这次刺杀。

  刘暄又惊又怕,后来又由怕转怒了。

  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个釜底抽薪的计策。

  他秘密地呈上一份奏章,举报了江祏兄弟的罪状。

  宝卷呢,也吸取了以前的教训,不敢再落后了,立即传旨召见江祏,并且把萧祀也给逮捕了。

  萧祀正在内殿里值夜班呢,忽然耳朵边飘过一阵风言风语。

  他心里“咯噔”一下,觉得事儿不妙。

  赶紧吩咐手下的小太监,火急火燎地跑去告诉江祏:“嘿,江大人,我听说刘暄那家伙好像在密谋什么坏事,咱们得提防着点儿啊!”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