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22章 宝融登基江陵乱 萧衍挥师淝江前

第122章 宝融登基江陵乱 萧衍挥师淝江前

张弘策听了,连连点头,觉得王茂说得在理。

  他瞅了个空,悄悄走到萧衍身边,将王茂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萧衍。

  萧衍听后,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

  “哼,如果前面的大事不成功,”

  萧衍轻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自信,“我们可能都会一起完蛋。

  但要是成功了,那可就是威震四方,我萧衍岂会不听从良言?

  难道我要一辈子庸庸碌碌,听别人摆布吗?”

  说罢,他抬头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之前,陈、崔两人突然发动叛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时间,四处人心惶惶,百姓们担心战乱再起,生活不得安宁。

  上庸太守韦睿却看得清楚。

  他沉稳地说道:“陈虽是个老将,但绝非能主宰天下的人才;

  崔呢,虽有些经验,却平庸懦弱,武事上并不擅长。

  他们这样的组合,怎么能成功?

  要平定天下,还得靠我们州的将领出力!”

  说着,韦睿便行动起来。

  他派了两个儿子去结交萧衍。

  不久,萧衍果然起兵了。

  消息传来,韦睿毫不迟疑,立即带着两千精兵,马不停蹄地赶往襄阳。

  路上,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步伐矫健,韦睿看着,心中更添了几分信心。

  这时,华山太守康绚也带着三千人马赶来了。

  两队人马一汇合,气势更盛。

  韦睿笑着对康绚说:“康太守,咱们这下可是兵强马壮,何愁叛军不灭?”

  康绚也哈哈大笑,回应道:“韦太守说得对,咱们一起,定能平定这乱世!”

  且说戍守均口的冯道根,此时正为母亲守丧。

  但听闻萧衍起兵,他毅然决定带着乡里子弟来投靠。

  冯道根来到韦睿面前,坚定地说:“韦太守,我虽在守丧,但国家大事当前,我岂能坐视不理?

  愿带这些子弟,一同为萧衍效力!”

  韦睿看着冯道根,眼中满是赞赏。

  与此同时,梁朝的南、秦二州刺史柳惔,也就是柳忱的哥哥,也坐不住了。

  他知道萧衍是个有抱负的人,于是也起兵响应萧衍。

  柳惔对手下将士们说:“咱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国家陷入乱局。

  萧衍是个能领着我们走出困境的人,大家跟我一起,支持他!”

  萧衍在淝南那地界儿,新建了个新野郡。

  这地儿是用来安顿那些新投靠来的百姓的。

  等上面一声令下,他们就能派上用场。

  都城那边儿也收到了风声,立马下诏,说要讨伐荆、雍两个州。

  朝廷这边儿动作也快,任命冠军长史刘浍当雍州刺史,还派了骁骑将军薛元嗣和制局监暨荣伯,带着一队人马,外加一百多船的粮食,去给郢州刺史张冲送补给,让他好抵挡西边来的敌军。

  薛元嗣他们走到半路,收到了江陵发来的檄文。

  看上面写着“张郢州张冲要全力一起干”,他们心里就犯嘀咕了。

  想着之前刘山阳失败的教训,心里更是害怕得不行。

  所以,他们就在夏口浦停下了,愣是不敢进郢州。

  后来听说西边的军队眼看就要到了,而张冲那边儿也没和江陵有什么联系。

  他们一合计,干脆就把粮食拉进了郢城。

  再说前任竟陵太守房僧寄,在卸任回都城的路上,突然接到朝廷的命令,让他留在鲁山守卫,还给他升了个骁骑将军的官儿。

  张冲一听,赶紧和房僧寄结了盟,又派了军将孙乐祖,带着几千人马去帮忙防守。

  这边儿萧颖胄和邓元起也没闲着。

  他们给张冲写信,劝他归附萧衍这边儿。

  可张冲是个倔脾气,硬是没听他们的。

  另一边儿,杨公则带着军队到了湘州。

  湘州的代理长官张宝积一看,立马就投降了。

  杨公则也不客气,带着人马就进了长沙。

  然后发了个文告,告诉百姓们别慌,一切都安定了。

  “杨将军,您这一来,我们湘州可算是有了主心骨了。”张宝积赔着笑脸说道。

  “张长官,你放心,只要大家安分守己,我保证湘州太平无事。”

  杨公则也客气地回应道。

  就这样,杨公则在长沙安顿下来,开始管理湘州的事务。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