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38章 淮水崩堤吞社稷 魏宫喋血起烽烟

第138章 淮水崩堤吞社稷 魏宫喋血起烽烟

sp; 萧宏脸色骤变,但不敢违抗,只得引路。

  后堂三十多间屋子,每间都贴着封条。萧衍瞥了一眼萧宏,见他神色慌张,心中更加怀疑。

  “佗卿,打开看看。”萧衍对随行的校尉邱佗卿下令。

  一间间屋子被打开,里面堆满了铜钱——百万一聚,贴着黄签;

  千万一库,贴着紫签。

  萧衍和邱佗卿数了数,三十多间屋子,竟有三亿多钱!

  还有几间屋子,堆满了布匹、丝绸、漆器、蜜蜡、朱砂……琳琅满目,数都数不清。

  萧宏冷汗直冒,生怕皇兄大怒。

  谁知,萧衍忽然笑了:“阿六,你这日子过得不错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萧宏一愣,结结巴巴道:“臣、臣弟只是……积攒些家用……”

  萧衍拍拍他的肩,语气轻松:“朕还以为你要造反呢,原来只是爱财。”

  当晚,萧衍喝得尽兴,直到深夜才回宫。

  经过这次检查,他彻底放心了——萧宏贪财是真,但没胆子造反。

  于是,没过多久,萧宏的官职又恢复了。

  梁武帝的次子豫章王萧综,是个才思敏捷的人。

  他看不惯皇叔萧宏贪财无度,便模仿晋代王褒的《钱神论》,写了一篇《钱愚论》来讽刺他。

  文章辛辣犀利,把萧宏爱财如命的丑态写得淋漓尽致。

  梁武帝知道后,立刻召见萧综,皱眉道:“你这文章太过刻薄,速速销毁,免得伤了宗室和气。”

  萧综却笑道:“父皇,文章既已写出,如何能收得回来?

  只怕此刻早已传遍京城了。”

  果然,没过多久,《钱愚论》便在朝野间流传开来。

  萧宏读了,又羞又恼,恨得咬牙切齿。

  他勉强收敛了几日,可贪财的性子哪能轻易改掉?

  没过多久,他又故态复萌,甚至变本加厉,最终闹出一桩违背人伦的大案。

  ——说来也是梁武帝太过纵容,一味袒护亲族,才让萧宏越发肆无忌惮。

  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与此同时,北魏的胡太后临朝称制已有五年。

  她生活奢靡,挥金如土,赏赐左右毫不吝啬,动辄千万钱。

  她还热衷于修建佛寺,下令在洛阳内外广建寺庙,一座比一座宏伟。

  她甚至派遣使者宋云和僧人慧生等人,远赴西域求取佛经。

  一行人跋涉四千里,翻越赤巅,才走出北魏国境。

  又历经两年艰辛,终于抵达乾罗国,带回佛经一百七十部。

  胡太后大喜,立刻下令在各大佛寺供奉,并设斋施僧,耗费无数金银。

  朝中权贵见状,纷纷效仿,争相在洛阳修建寺庙,互相攀比,奢靡之风愈演愈烈。

  当时,北魏最富有的当属高阳王元雍,他的财富堪称全国之首。

  可河间王元琛不服气,他是文成帝拓跋浚的孙子,家底同样丰厚。

  一次宴会上,元琛得意地对众人说道:“诸位可曾见过我的马厩?

  里面养了十几匹骏马,马槽全是纯银打造!”

  宾客们惊叹不已,有人问道:“王爷的马厩,想必装饰也极尽奢华吧?”

  元琛大笑:“那是自然!

  窗户上镶着金龙吐旆,玉凤衔铃,连马鞍都是金丝编织的。”

  说罢,他又命人取来宴饮的器具——水晶杯、玛瑙碗、赤玉酒卮,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元琛举杯豪饮,醉醺醺地说道:“我这辈子,不恨见不到西晋巨富石崇,只恨石崇见不到我这般富贵!”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很快,这句话便传遍洛阳,成为当时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天地间的财富,百姓缴纳的赋税,都是有定数的,不会凭空增多。

  好在北魏历代皇帝都懂得节俭,国库倒也充盈。

  到了熙平、神龟年间,更是堆金积玉,富得流油。

  可偏偏出了个胡太后,一临朝听政,就把这些积蓄当粪土一般挥霍。

  那些皇亲国戚、权贵宠臣,虽然靠着祖上积攒和朝廷赏赐,攒了些钱财,但哪经得起他们争奢斗富?

  于是个个贪赃枉法,鱼肉百姓。

  而那些削尖脑袋想往上爬的小官,更是蝇营狗苟,巴不得明日就升官发财。

  如此一来,官场乌烟瘴气,良莠不齐。

  ——这段议论,倒给故事添了几分警醒之意。

  话说征西将军张彝的儿子张仲瑀,偏偏在这时候上了一道奏折,请求朝廷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