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谁知郑仲明的手下早就看不惯他,趁他不备,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
另一边,徐纥逃到泰山郡,投靠太守羊侃。
可没过多久,听说朝廷追捕的风声越来越紧,他吓得魂不附体,赶紧拉着羊侃一起南逃,投降了梁朝。
至于李神轨,则彻底没了消息,估计是死在逃亡路上了。
再说之前逃到南梁避难的几位北魏宗室——汝南王元悦、临淮王元彧、北海王元颢。
如今北魏局势稳定,元子攸派人四处寻访流亡的皇族。
元彧得知消息,立刻给梁武帝上书,恳请放他回国。
梁武帝拿着奏章,对左右叹道:“元彧才华出众,朕还真有点舍不得放他走啊!”
大臣劝道:“陛下,强留他反而显得我们小气,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梁武帝点点头,最终批准元彧北归。
元彧回到北魏后,元子攸对他十分器重,任命他为尚书令,兼任大司马。
元彧也不负所托,遇事敢于直言,在朝中赢得了刚正不阿的好名声。
不久魏主元子攸打算册立皇后,权臣尔朱荣便暗中指使朝臣上奏,提议将自己先前送入宫中为嫔的寡居女儿改配魏主,好趁机让她登上后位。
这事说来荒唐——尔朱荣的女儿曾是肃宗元诩的嫔妃,而肃宗是魏主子攸的堂侄。
按礼法,哪有将侄媳立为皇后的道理?
小主,
子攸心中犹豫,既不敢违逆尔朱荣,又不愿违背伦常,一时进退两难。
这时,黄门侍郎祖莹进言道:“陛下,春秋时晋文公流亡秦国,曾纳秦穆公之女怀嬴为妾。
当时虽不合礼法,但事急从权,终成霸业。
如今局势,正可效仿!”
子攸苦笑:“怀嬴只是妾室,可尔朱氏若立为后,岂非乱了纲常?”
祖莹压低声音:“陛下,尔朱荣势大,若拂其意,恐生变故啊!”
子攸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罢了,依卿所奏。”
祖莹大喜,连忙向尔朱荣报信。
尔朱荣得知后,得意大笑:“好!速去安排!”
他立刻命女儿脱下素服,换上华裳,精心装扮后送入宫中。
子攸见尔朱氏盛装而来,明艳照人,心中虽觉不妥,却也只得顺水推舟。
当夜,二人同寝。
三日后,宫中正式举行立后大典。
尔朱氏身着凤袍,头戴珠冠,在众臣朝贺下登上后位,统领六宫。
朝堂上,尔朱荣志得意满,环视群臣,朗声道:“陛下,臣请增设北道大行台一职,以便巡视四方,整肃吏治!”
子攸勉强一笑:“准奏。爱卿可先行处置,再报朕知。”
尔朱荣拱手:“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自此,尔朱荣权势更盛,不仅女儿贵为皇后,自己亦手握大权,可先斩后奏,威震朝野。
尔朱荣想回晋阳了。
临行前,他特意进宫面见魏主,想为河桥之战的过失请罪。
他跪伏在地,言辞恳切:“陛下,臣一时糊涂,犯下大错,日后绝无二心!”
魏主看着他,沉默片刻,忽然起身,亲手扶起尔朱荣,握住他的手道:“爱卿忠心,朕岂会不知?
你我君臣,同心同德,永不猜疑。”
尔朱荣大喜,紧绷的心终于放下。
他咧嘴一笑,道:“陛下宽宏,臣感激不尽!
不如赐臣一杯酒,以表臣心?”
魏主点头,命人备酒。
尔朱荣一杯接一杯,越喝越畅快,最后竟醉得不省人事,鼾声如雷。
魏主盯着他,眼神渐渐冷了下来。
“来人,取刀来。”
魏主低声吩咐。
左右侍从大惊,连忙劝阻:“陛下,万万不可!
尔朱荣党羽遍布,若此时杀他,恐生大乱!”
魏主握刀的手微微颤抖,终究还是放下了。
他冷哼一声:“抬他去中常侍省,让他睡个够!”
夜深人静,尔朱荣终于醒来。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环顾四周,忽然觉得不对劲。
侍从低声禀报:“大人,陛下……似乎对您起了杀心。”
尔朱荣心头一凛,酒意全消。
他眯起眼睛,冷笑道:“好个魏主,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次日一早,尔朱荣匆匆辞行,借口军务紧急,连夜离京。
临行前,他特意举荐心腹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