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85章 王僧辩终丧性命 齐梁战又起风云

第185章 王僧辩终丧性命 齐梁战又起风云

领纷纷请战:“司空,不如立刻发兵,剿灭他们!”

  陈霸先目光深沉,缓缓道:“不急,先看看他们能闹出什么风浪。”

  然而,三叛联盟的消息已传遍朝野,人心浮动。

  却说吴兴太守杜龛,乃是王僧辩的女婿。

  王僧辩生前曾改吴兴为震州,并提拔杜龛为刺史。

  杜龛听闻岳父被害,立刻据城反叛,誓要报仇。

  与此同时,王僧辩的弟弟王僧智,时任吴郡太守,也起兵响应杜龛。

  义兴太守韦载,本是王僧辩的心腹,同样加入联盟,共同对抗陈霸先。

  一时间,江南局势动荡,战火一触即发。

  陈霸先早有防备,派侄子陈蒨驻守吴兴。

  不久,陈蒨收到密信,命他撤回长城故里,设立营寨,防备杜龛。

  陈蒨率军抵达长城,手下仅有数百人,兵力薄弱。

  杜龛得知消息,冷笑道:“区区几百人,也敢挡我?”

  当即派大将杜泰,率领五千精兵,突袭陈蒨的营寨。

  杜泰大军压境,陈蒨的士兵个个面色惨白,心生畏惧。

  唯独陈蒨神色如常,谈笑自若。

  他环视众人,朗声道:“敌众我寡,但未必不能胜。

  诸位随我死守,必有转机!”

  士兵们见他如此镇定,渐渐稳住心神,纷纷握紧兵器,准备死战。

  杜泰连日猛攻,却始终无法攻破营寨。

  僵持数十日后,他只得悻悻撤军。

  另一边,陈霸先派大将周文育攻打义兴。

  韦载早有准备,召集弓弩手,箭如雨下,逼退文育。

  随后,他在城外依水立寨,派重兵把守,寸步不让。

  陈霸先见战事胶着,决定亲自率军增援周文育。

  临行前,他叮嘱高州刺史侯安都、石州刺史杜棱:“京城安危,就托付给你们了。”

  小主,

  二人郑重抱拳:“主公放心,我等誓死守卫台省!”

  谯、秦二州的刺史徐嗣徽有个堂弟叫徐嗣先,是王僧辩的外甥。

  王僧辩被杀后,徐嗣先便怂恿徐嗣徽投降北齐。

  这天,徐嗣徽听说陈霸先率军东征义兴,建康空虚,便暗中联络南豫州刺史任约,打算偷袭建康。

  他们率军悄悄逼近石头城,游骑甚至冲到了台城之下。

  守将侯安都见状,却下令紧闭城门,并传令全军:“谁敢擅自登城窥探敌情,立斩不赦!”

  徐嗣徽远远望见城上毫无动静,心中疑惑:“奇怪,他们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副将低声道:“将军,会不会有诈?”

  徐嗣徽犹豫片刻,终究不敢贸然进攻,只得下令退兵,暂回石头城休整。

  第二天一早,徐嗣徽重整旗鼓,再次率军进攻台城。

  不料,城门突然大开,数百名精锐士兵如猛虎般冲杀出来,个个勇猛无比,势不可挡。

  徐嗣徽大惊失色,慌忙指挥军队抵挡,但哪里招架得住?

  士兵们纷纷溃逃,他只得狼狈退回石头城。

  “唉!”

  徐嗣徽懊恼地拍着城墙,“本以为能一举拿下建康,没想到……”

  身旁的将领苦笑道:“将军,咱们这次……太不济事了。”

  霸先率军杀到义兴,一举攻破水栅。

  城里的韦载见大势已去,正愁无路可退,忽见族人韦翙带着霸先的劝降书找上门来。

  韦载叹了口气,对韦翙道:“如今兵临城下,再守下去也是徒劳。”

  韦翙点头:“将军宽厚,若肯归降,必不会亏待。”

  韦载思量再三,终于放下武器,随韦翙出城投降。

  霸先见他识时务,便笑着迎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韦将军能明大义,实乃明智之举。”

  韦载拱手道:“败军之将,蒙将军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霸先满意地点头,当即安排韦翙接管义兴,自己则整顿兵马,回师建康。

  刚回营,探子来报:“长城告急,周文育将军正苦战待援!”

  霸先眉头一皱,立刻下令:“文育那边不能耽搁,速派援军!”

  他又转头对宁远将军裴忌道:“吴郡空虚,你带轻骑连夜突袭,务必拿下!”

  裴忌抱拳:“末将领命!”

  当夜,裴忌率精兵疾驰,悄无声息地逼近吴郡城下。

  三更时分,他突然下令擂鼓呐喊,士兵们如潮水般涌上城墙。

  守将王僧智从梦中惊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