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204章 齐宫废后风云变 周殿迎亲恩宠隆

第204章 齐宫废后风云变 周殿迎亲恩宠隆

就跟北齐通使,还想和北齐联姻,不太愿意把女儿嫁给北周了。

  北周的使者陈公宇文纯,他是宇文泰的第九个儿子,还有许公宇文贵、神武公窦毅、南阳公杨荐这些人,都被突厥扣下了,好几年都回不了国。

  宇文纯他们一次次地请求木杆可汗,希望能把公主嫁去北周,可木杆可汗就是不答应。

  这时候就有人说了:“这木杆可汗也太不讲信用了,当初的约定哪能说不算就不算啊。”

  旁边人也附和:“就是,咱们北周的使者都被困这么久了。”

  说来也巧,突厥遭遇了大风雨,还伴着大雷,十天都没停。

  那些番帐汗庭,都被风雨给冲坏了。

  木杆可汗心里害怕,觉得这可能是老天在惩罚他,不该跟北周悔婚。

  他就跟手下人说:“我看啊,这老天都不允许我毁约,还是把女儿嫁过去吧。”

  手下人也劝:“可汗英明,还是顺应天意为好。”

  于是,木杆可汗把自己的爱女阿史那氏嫁去北周,让她和宇文纯他们一起到了长安。

  北周的皇帝宇文邕举行了亲迎礼,亲自到郊外迎接阿史那氏。

  然后把她接入宫中,册立她为皇后。

  阿史那氏虽然是番族女子,但是长得挺端庄漂亮。

  宇文邕对她也挺好,两人相处得还不错。

  有大臣就说:“陛下对皇后这般优礼,这婚姻也算是美满了。”

  宇文邕笑着说:“皇后端庄,朕自然要好好相待。”

  后来,宇文护的母亲阎氏病逝了。

  北周朝廷给了很丰厚的抚恤。

  宇文护按规矩要守孝,就辞去了职位。

  可没几个月,朝廷觉得他能力出众,不能长时间缺了他。

  有人就跟皇帝提议:“宇文护能力强,现在朝廷事务繁杂,他还是回来做事比较好。”

  皇帝觉得有道理,就下令让宇文护重新任职,入朝处理事务。

  宇文护接到命令后,感慨地说:“陛下如此信任,我自当尽力为朝廷效命。”

  然后就又开始了他在朝廷的工作。

  到了天和五年,北周武帝宇文邕下诏书,要给予宇文护特殊的礼遇。

  诏书里说:我听说,当初鲁国受封于曲阜,所以能用天子郊祭时的礼乐;

  小主,

  晋国地处参宿的分野,便有了举行大规模阅兵的礼仪。

  这都是为了根据功劳来论定赏赐,彰显美德、记录功绩。

  使持节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柱国大将军、大冢宰、晋国公宇文护遵循大道、坚守正道,心怀和气、广施仁德。

  他身为皇亲国戚,才能卓越,堪称国家的栋梁。

  国家处于艰难之时,他被寄予了应对各种复杂局势的厚望;

  在建立和巩固国家纲纪的过程中,他与国家同甘共苦。

  如今国家尚未统一,各方仍有阻隔,典章制度还不完备,名声威望也多有缺失。

  因此,应该赏赐给他轩悬之乐和六佾之舞,以此来褒奖他的功劳和德行。

  晋国公您就不要推辞了!

  这诏书里面,连宇文护的名字都没提到,这可是极其特殊的恩宠荣耀,从古到今都很少听说过。

  宇文护性格还算宽厚平和,可实际上不懂大局。

  他自认为功劳大,长期把持朝政大权。

  他住的私人府邸,常常驻扎着军队护卫,威风比皇宫还厉害。

  他的儿子们和下属官员,都依仗权势做坏事,损害国家、祸害百姓。

  宇文护也完全不过问,任由他们胡作非为。

  北周君主宇文邕一直深藏自己的想法,不加以干涉。

  那些王公大臣们,也猜不透周主心里是怎么想的,大多随波逐流,表面上应付着。

  到了天和七年三月初一,出现了几乎日全食的情况。

  宇文护就把稍伯大夫庾季才叫来问:“最近天象怎么样?”

  大概他是想着要篡位了。

  庾季才回答说:“您对我恩情深厚,我哪敢不把心里话说出来。

  最近天象有变化,您应该把朝政大权还给天子,自己告老还乡。

  这样或许能像周公旦、召公奭那样留名,能活到百岁,子子孙孙也能一直做国家的屏障;

  要不然,后面的结果我就不敢说了!”

  要是宇文护肯听这话,哪至于很快就死呢?

  宇文护沉思了好一会儿,才轻轻叹了口气说:“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但只怕没办法辞去权力,所以一直拖到现在。

  你既然是朝廷官员,就按朝廷规矩行事,不用专门来跟我汇报!”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