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205章 诛权臣周主亲政 谋伐齐陈军北进

第205章 诛权臣周主亲政 谋伐齐陈军北进

p;庾季才激动地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定当为陛下鞠躬尽瘁!”

  然而,此时的朝堂也并非一片繁荣。

  那些老成宿将,如燕公于谨、郑公达奚武、隋公杨忠等,都已经相继去世。

  他们的离去,让朝堂仿佛失去了一根根顶梁柱。

  隋公杨忠有个儿子,名叫杨坚。

  这杨坚曾为小宫伯,宇文护见他相貌不凡,便多次想拉拢他成为自己的心腹。

  杨忠得知后,把杨坚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儿啊,两姑之间难为妇,你可千万别去!”

  杨坚牢记父亲的教诲,始终与宇文护保持距离。

  后来,宇文护伏法受诛,杨坚因为没有与宇文护勾结,所以并未受到牵连。

  天和三年,杨忠逝世,杨坚承袭了父亲的爵位,成为隋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着杨坚在朝堂上逐渐崭露头角,不少人都暗暗猜测,这个年轻人未来会有什么样的作为。

  而谁又能想到,后来便是这个杨坚,篡夺了北周的政权,成为了篡周的隋文帝。

  卫公直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

  他觉得自己可是有赫赫战功的老臣之后,在诛杀宇文护那场大戏里,自己可是冲在最前面的大功臣。

  本以为能靠着这份功劳,在朝廷里谋个大大的前程,可现实却给了他重重一击。

  朝廷里那三公的名位,就像闪闪发光的宝贝,早就被别人抢走了。

  大冢宰的位置给了齐公宇文宪,大司马的宝座又落到了陆通手里。

  政权、兵权,一样都没到自己手上。

  卫公直心里那叫一个不痛快,整天都耷拉着脸,像是谁欠了他钱似的。

  就说这齐公宪吧,之前就担任过大司马,这次又升官成了大冢宰。

  表面上看是升了官,可实际上呢,兵权却被夺走了。

  这朝廷里的事儿啊,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开府裴文举是宇文宪的侍读,平日里跟在宇文宪身边,关系挺不错。

  有一天,周主宇文邕把裴文举召进宫里,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想当年魏朝末年,朝纲混乱,太祖出来辅政,这才稳住了局面。

  后来咱们周室得了天下,晋公宇文护却仗着功劳,把大权都抓在了手里。

  时间一长,大家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儿了。

  可你想想,从古到今,哪有三十岁的天子,还得让亲族来摄政的道理?

  《诗经》里都说‘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这‘一人’指的就是天子啊。

  你虽然陪着齐公,可不能只顾着对他一个人尽小忠,只知道为他卖命。

  太祖之后,还有十个儿子呢,难道都能当皇帝不成?

  你得用正道去规劝他,用大义去引导他,让咱们君臣之间和和睦睦,兄弟之间亲亲热热,可别再重蹈晋公的覆辙啦!”

  周主邕为了这朝廷的安稳,可真是煞费苦心啊。

  裴文举听了周主的话,心里暗暗记下,拜谢之后就赶忙去找宇文宪。

  他把周主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宇文宪。

  宇文宪听了,指着自己的心,又拍了拍面前的几案,说:“这就是我的本心啊,你怎么会不知道呢!

  我肯定会尽忠竭节,为朝廷出力的,你就别多疑啦!”

  其实啊,卫公直和宇文宪之间一直有矛盾。

  两人就像两只斗鸡,时不时就会互相瞪上几眼。

  宇文宪心里明白,卫公直对自己有意见,所以一直格外容忍他。

  卫公直是周主宇文邕的同母弟弟。

  宇文宪也不想把关系闹得太僵,每次见到卫公直,都表现得特别友好和尊敬。

  有一次,卫公直在朝堂上又故意找茬,阴阳怪气地说:“有些人啊,仗着有点功劳,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宇文宪心里清楚,卫公直这是在针对自己。

  但他还是笑着回应道:“卫公,咱们都是为了朝廷效力,何必如此呢?

  有话好好说嘛。”

  卫公直没想到宇文宪这么能忍,一时也不好再发作。

  还有一回,卫公直在私下里和一些大臣抱怨:“这朝廷里的好事儿,怎么都轮不到我呢?”

  这话传到了宇文宪耳朵里。

  宇文宪只是叹了口气,对手下人说:“卫公心里有气,我能理解。

  咱们做好自己的事儿就行,别跟他计较。”

  卫公直呢,虽然心里对宇文宪充满怨恨,可宇文宪处处忍让,又对他十分友好尊敬。

  他实在找不到什么借口去挑事儿。

  没办法,两人只能暂时相安无事,

&ems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