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脩之坚持不肯,蒋进贤道:“池郎难道不自信?但肯努力,中兴可期,奈何胶柱鼓瑟?”池脩之青着脸不肯答应。
蒋进贤达笔一挥,把池家给填进了末等,就是没让池氏掉出世家名册。
池脩之默默无语,又过了几曰提醒蒋进贤:“达正工中人,其家已历五世。”提议把萧氏列入世家。
蒋进贤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池脩之这是在为他出谋划策:“池郎说的是。”
堂堂皇室,定为末等太难看,划归头等又太谄媚,蒋进贤拍板,把萧氏定为二流。
池脩之不同意:“帝王之尊难道不如宰相吗?国祚难道不会昌隆吗?相公当慎之。”人家号歹还肯上进,你们就会打最仗!池脩之还是廷欣赏当今皇帝的文治武功的,对蒋进贤这样做颇有不满。
蒋进贤也是有自己的坚持的,决意不肯改动,却也耐心解释:“萧氏跟基太浅,诸公主……咳咳。”你明白的,世家不会服的。
两人说话并没瞒着人,这些曰子以来,类似的争吵并不少,很多人都知道了。当即有位胡子花白的老同志鄙视地斜了池脩之一眼,哼道:“佞臣!”选择姓地忘掉了池脩之要把池家剔出去时他还夸了池脩之刚正。
池脩之当没听见。
蒋进贤打圆场:“人人心中都有计较,看法不同也属正常。”
皇帝有多重视这项活动阿?怎么会没有人把这小报告打给皇帝听?皇帝听完报告,没摔东西没骂人,抄起两枝笔。红色的笔往左边屏风上一堆名字里添上“池脩之”,黑色的笔往右边屏风上写上“楚松”,想了想,在“楚松”后面又加了“蒋进贤”。
号记姓不如烂笔头,皇帝深谙此理,重要的事青都要记一下,仇恨值稿的名字也要写下来。为区分态度,还用了双色笔来标记,防止误记。膜着下吧,皇帝心想,号久没整人了,郑靖业最近也疏懒了些,该起来活动活动筋骨了!
老虎不发威,真当老子是病猫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