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四十四章:白狄

第四十四章:白狄

  “几日后,我要和刘氏出兵,去清扫附近的戎狄。”

  等吃完了由鬼神提供技术指导,喜做牛马制成的豆腐后,西门豹便说道。

  何博疑问,“你不是一直在做这件事吗?”

  即便站在邺县城门口,每隔一段时间,便能看到,县令西门豹带着人,押送着披头散发一脸惶恐的戎狄进来,变成邺县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现在挖掘水渠的事,也大多交给了这些戎狄奴隶。

  现在,

  还要去出兵清扫?

  难道这戎狄还能越抓越多?

  西门豹道,“那些人,不是本地的赤狄残部,应该是从北边跑过来的中山白狄。”

  “哦,”何博眨了眨眼,“那赤狄和白狄,有什么区别呢?”

  “诸夏国家之间,难道还有什么力量雄厚的蛮夷吗?”

  西门豹于是向着鬼神解释起来。

  且说西周初立之时,虽然看上去声势浩大,周天子将自己的臣属、宗亲,以及前朝后代派去九州各地,分封建国,仿佛当时一切,已经尽入周天子手中,是他碗里的粥羹,想如何划分,便如何划分。

  可实际上,

  当时的天下,还十分杂乱。

  除了商朝残余之外,还有大量的戎狄蛮夷,分居各处,甚至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势力,拥有了一定的地盘。

  因此许多诸侯东出崤函时,不是带着周天子的册封,直接去分封之地,作威作福的。

  本质上,是周天子给诸侯们豪迈的画出了一个个大饼,金口玉言的说,“想要既富且贵吗?如果想要的话,那就去就藩吧!我将开辟新朝的奖励,都放在那里了!”

  “虽然那些地方,目前还被蛮夷戎狄占据着,虽然还非常荒凉……但是,予一人,相信你们!”

  由此,

  大分封时代,降临了!

  被画饼的诸侯一个个带着自己的队伍,或者向周天子贷款了建国资金,分别向着自己的“应许之地”进发。

  一路披荆斩棘,穿过无数蛮夷戎狄的地盘,率领着带来的开荒队伍,辛苦建城、立国。

  有幸运的诸侯,凭借顺应当地民俗,迅速稳定发展起来。

  只是在其初期,也免不了小心做人。

  齐国最开始的几个国君,死了是迁回宗周安葬的。

  鲁国国君,直接将自己葬在了国都里面,防的就是一出城门,就被蛮夷给刨坟了。

  更有不幸的,一不小心就在和戎狄的斗争中,悄无声息的亡国了、失踪了。

  像北边的燕国,

  其实在西周立国之初,便因为封地太过偏远,而和宗周、中原诸夏断了联系,消失在了戎山狄海之间。

  直到燕侯坤,也就是姬坤继位,才重新和老家建立通讯。

  而那个时候,齐桓公都已经称霸了!

  想来即使管仲多谋,也没有想到,会在齐国“九合诸侯,匡扶周室”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失踪几百年的老表探头出来。

  而晋国,

  得益于是武王之子、成王之弟,虽然分封的位置较好,但周边也存在着骊戎、赤狄这样的势力。

  经过数百年的持续打击,这才成功将其打散、拆分、消灭。

  此前,西门豹到处抓的戎狄,基本上就是赤狄的残部,以及周边凭借着太行群山的遮掩,艰难存活至今的小部落。

  打击这些残存的蛮夷,扩大诸夏的势力范围,

  也是西门豹这等官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他日后政绩的一部分。

  至于理由?

  哼!

  我高贵的诸夏四处出击,打击南蛮、北狄、西戎、东夷,还需要理由吗?

  竟然刷新在诸夏门口,

  这就是蛮夷的原罪!

  蛮夷在诸夏生态位里,连人都不算,抓来可是当奴隶的!

  如果蛮夷突然讲究礼仪,找诸夏讲道理,要开战理由了,那这就不是一般的蛮夷了!

  必须重拳出击!

  “而白狄,就是这般的戎狄!”

  说到这里,西门豹脸色十分沉重。

  白狄之族,原本活动于雍州之北,在宗周附近。

  平王东迁之后,因秦国新立,一路征伐,而当时的晋国为了壮大实力,实行了“和戎”之策——

  周简王八年,也是晋厉公八年时,晋厉公命吕相为使致秦桓公,于《绝秦书》中说:“白狄与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婚姻也”。

  由此,白狄从西至东,迁居到了太行群山的覆盖下,活动于晋、齐、燕三国之间。

  初时,白狄和晋国相处的还算融洽,并着实帮助晋国,夺取了临近的不少土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