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都市青春>穿在1977> 第647章 广告

第647章 广告

下次,下次一定。”

  跟杨康年他还有点工作上的话题聊,去见他家里人,聊什么?还是能免则免吧。

  临起身的时候,陈凡又想到一件事,压低声音说道,“杨叔,你现在是书记厂长一肩挑,我知道是为了更方便云汽厂走入正轨。不过等以后肯定还是要分离的。

  您得提前做好打算,是往哪条路线去走。若是想进入政府单位,就要把厂长的位置放出去,否则就要让出书记。这个您得考虑好。”

  杨康年笑了笑,欣慰地拍拍他的肩膀,“没想到,你还能想到这一点,不错不错。”

  随即又拍了两下,“放心,我有数。”

  见他这么说,陈凡便不再多说,起身告辞。

  刚才中午吃完饭之后,黄导演他们就回了云湖宾馆、商讨下一步拍摄的问题,所以此时陈凡也不用去跟他们道别,直接上车离开。

  出门右拐,不一会儿到了棉纺厂,姜恒正在车间安排羽绒服面料生产线的工作,见到陈凡过来,他本想让生产副厂长继续,自己带他回办公室。

  陈凡赶紧摆了摆手,“姜叔,不用这么麻烦,我待会儿就走。”

  姜恒愣了愣,看着他问道,“这么着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陈凡笑道,“昨天到的云湖,上午去《云湖恋》剧组看了看,中午在云汽厂吃的饭。”

  随即把云汽厂免费借车的事说了一下,然后说道,“姜叔,车子出现在电影里,等于就是在打广告。咱们棉纺厂有布料、有服装,甚至还有鞋厂,其实也可以跟他们黄导演谈一谈,给他们赞助点东西。

  就是这个没有汽车那么自然,但也还是可以谈谈。

  他们就住在云湖宾馆,您要是有这个想法,去找他的时候,可以提我的名字。如果他觉得为难,您不妨考虑一下,给他们赞助一点电影胶片,他们肯定很乐意。”

  这年头的胶片肯定很珍贵,要不然也不会限定耗片比在1.2以内,1.2只是底线,合格线是1.1,可见胶片的难得。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买到。

  当年跑步前进的时候,文艺界也要跟着全国一起“发射卫星”。

  怎么发射呢?比如说,当时真理部就对不少地方、或者不少文艺骨干提出了要求,“两年要超过鲁迅”、“每个县都要出一个郭某若”、“一个晚上写60个剧本”等等……

  就连夏衍,也对自己提出要求,用半年时间“写一个多幕剧、两个独幕剧;每月写小品、评论一篇以上;写成《五四杂忆》初稿;重温和精读《矛盾论》《实践论》,做学习笔记……”

  至于电影界,自然是多建电影厂,也就是那个时候,几乎每个省都建成了自己的电影制片厂。

  能不能拍是一回事,设备、人员必须配齐。

  呃……,这个人员配齐,还真的就只是配齐,至于能不能干活儿,那是另一回事。

  但是在上级眼里,有了电影厂,就必须接受任务。

  不仅有任务,还一定要“超额完成”。

  所以说,江南省也有自己的“江南电影制片厂”,嗯,不是上海那个江南电影厂,若有重名,纯属巧合。

  但是呢,这个江南电影厂就是个草台班子,除了两个拍过几集纪录片的人担任导演职务,再从电视台借了两个摄影师做摄影……好吧,其实只是借个名义,人家还是在电视台工作。

  除了这寥寥几个人勉强算“专业”,其他人都只是凑数的,每年拍点样板戏就算完成任务。

  可是上级配发的胶片却不少,因为也是在那一年,位于保定的电影胶片厂正式投产,虽然当年产量不高,但是后来又扩建了两次,基本上可以满足上级的任务要求。

  其中就包括给全国各个电影厂供应胶片。

  这么一来,在北影厂、长影厂、上影厂等电影厂因为创作旺盛,而缺少胶片的时候,其他各个省的电影厂,竟然还有多余的胶片,躺在仓库里睡大觉。

  棉纺厂的布料和服装也是好东西,拉点“瑕疵品”去省城,找江南电影制片厂的领导,换一些“报废”的胶片,也很合情合理吧!

  有了胶片开路,只要棉纺厂的要求不太过分,黄导演绝对会答应。

  两人聊了一阵子,沈雪怡也闻讯赶了过来。

  相比姜恒只关心工作,她对女儿更上心一些,来了就问两姐妹在上海的情况。

  陈凡自然是报喜不报忧,……好像也没什么忧可报。

  听见两个女儿在上海都过得挺好,甚至开启各自的事业,沈雪怡和姜恒很是开心不已。

  陈凡也没在这里多待,眼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要告辞走人。

  姜恒两人都知道他是个大忙人,指不定回卢家湾有什么重要的事,便也没有多留,将他送到车间外面,目送着车子开出厂门。

  陈凡开着车,不一会儿到了货运码头,熟稔地给了管理员两包烟,将车子停在旁边,掀开小游艇上的油布,轰隆隆地往滚滚江水而去。

  (本章完)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