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科幻灵异>末世:开局荒野求生> 第375章 冬日空闲

第375章 冬日空闲

  “藤甲人一直是幸存者最大的依靠,他们是复兴军的主力,纪律严明,战斗强悍。有他们在的地方,让人无比安心。

  至于犬马人,更像一个传说。

  他们居无定所,行踪飘渺。

  仿佛飘荡的幽灵,常常出现在最让人意想不到,也是最危险的地方。

  直至今日,对他们的描述,依然真假参半。人们穿凿附会,将许多灵异的,或诡异的事,套在他们身上,更令民众难以看清他们的面目。

  当然,这是个很好的题材,无论是写小说,或是拍电影……”

  ——节选张秋枫《谭弘明回忆录》

  山上很热闹。

  大家热衷于在山洞外面,搭建庇护所。

  原先张文书只是带着孩子,半是游戏,半是锻炼,去做这件事。后来许多成年人也跟着,搭建自己的庇护所。

  大约是冬日飘雪,无所事事,总想找点活干吧。

  新文村的村民,被村长催促着,适应了干活的节奏。一旦闲下来,还真的有点不知所措。

  这段时间,躺在自己的小窝里高卧,是没人管的。

  外面实在太冷了。

  缩在山洞连廊的小窝里,大睡特睡,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真的睡不着。

  许多人在心里跟自己说,明天不干活,好好睡一觉,一直睡到下午。

  可惜事与愿违,依然会在上午准时醒来。

  然后翻来覆去,无法再入眠。

  那就起来折腾吧。

  哆哆嗦嗦,拿着各种工具,在大雪的地里,搞各种各样的庇护所。脸和手冻的通红,不时要掸一掸身上的积雪。

  不过现场欢声笑语,大家的精神状态极好。

  最简单的,是像张文书那样,寻个草堆,挖空了躲进去。

  可惜数量有限。

  倒是有人寻到了玉米秸秆的草堆。

  玉米秸秆的草堆,与小麦秸秆的草堆,以及水稻秸秆的草堆,形状是不一样的。后两者的秸秆是平放着,一层一层往上摞。玉米秸秆是竖着的,围在一起,下面大,上面小,很像个小房子。

  农村的孩子,小时候捉迷藏,很喜欢躲在里面。

  村民们于是就向玉米秸秆的草堆下手了。

  从侧面挖个洞,钻进去。

  草堆内部,还存放了别的东西。

  底下铺了厚厚的玉米瓤。

  玉米瓤是剥了玉米的玉米棒,光秃秃的,晒干了存储在草堆里,也是当燃料用的。人躺在上面,稍微有点硌,不过隔绝了地面的寒气,还算暖和。

  除了这种简单的庇护所。

  还有人堆了雪房子,用冰雪造的房子,看着都冷冰冰的。

  没什么经验,塌了好几次。

  最后造成了,大家进去躺了躺,感觉也还好,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寒冷。

  有人用枯木的框架,搭了庇护所。

  倒下的树木,斜横在丛林里。沿着它的躯干,挨着钉下木棍,当做墙壁。然后围上藤蔓,覆盖上落叶,就成了矮矮的,小小的庇护所。

  人躲在里面,燃着篝火,确实别有一番滋味。

  也有人在树上盖房子的。

  寻了相邻的几棵树,用绳子捆绑,横上几根木棍。以此为基础,渐渐加固,渐渐搭建。最后成了一个悬空的,搭在几棵树中间的小房子。

  待在上面,倒是可以躲避野兽。

  众人仿佛变成了孩童。

  兴高采烈,热情无比地搭建庇护所。

  所以那些在山下执勤的人,来到山上的时候,往往大吃一惊。周遭除了各种各样的雪人,以及五花八门的庇护所。

  当然,最舒适的庇护所,依然是山洞。

  温暖,安全,干燥,热闹……还有存储丰富的食物。

  因为有了它,这个寒冷的冬日,新文村的孩子和老人,才得以幸存。他们将迎来温暖的春天,然后慢慢地长大,或者慢慢的老去。

  所以,很多年以后,这个山洞失去了它的功能,被遗弃在深山中,空空荡荡。

  总会有人从远方赶来,待在山洞里,摸一摸石壁,坐在火炕上歇歇,打扫打扫卫生。

  看着它的轮廓,泪眼朦胧,或放声大哭。

  然后擦干眼泪,默默离开。

  有人说,赶来的人,就是当年那些孩子,他们长大了。

  这个山洞,对他们而言,就像个巨大的母亲的子宫,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里,再次将他们包裹着,保护着,温暖着,抚育着。

  孩子们长大了,会遭遇新的困难,会有迷茫,会有焦虑。

  他们下意识地回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