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太极奥义

赏之意,随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紧接着,张三丰转头看向身后的俞莲舟,缓声道:“莲舟啊,你也过来吧。今日为师要传授给你们三人一套拳法以及一套剑法。”言罢,他又将视线转向一旁的赵敏,微笑着问道:“赵姑娘,不知老夫此时传授他们武功,可否妥当?”

  赵敏秀眉微扬,美眸流转间毫不犹豫地应道:“当然算了!不过嘛……”她顿了顿,嘴角轻勾,流露出一丝俏皮之色,继续说道:“只是张真人您此刻所教的功夫,真能敌得过我的手下之人么?”言语之中,似是带着几分挑衅之意。

  “我现在要传授给你们的这套功法名为太极,所谓太极,其精髓在于阴与阳之间那既相互对立却又彼此依存的微妙关系,恰似那太极图中的黑白两部分一般。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在不断地变化流转之中实现着此消彼长。

  而其中‘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这句要诀更是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当我们行动起来时,阳气生发,力量外显;而当我们安静下来,则阴气内敛,气息归元。正是通过这种动静之间的巧妙转换,方能展现出阴阳的平衡之道,从而避免走向任何一种极端以及那种生硬的对抗姿态。

  打个比方来说吧,这就好似水流一般。当它遭遇阻碍之时,并不会选择去正面硬刚,直接与之发生激烈的碰撞,反倒是会顺应形势,灵活地绕道而行,以一种极其柔和的方式去突破困境。并且,这股流水总是连绵不绝、周而复始地流淌着,仿佛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起始点和终结点,更像是一个完美无缺且毫无缝隙的圆环。在这里面,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作为整个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紧密相连。接下来,我将传授给你们相关的口诀:

  阴阳合和,动静有常。柔刚互化,虚实相生。

  力从心起,劲随意行。圆转无端,浑然天成。

  以弱制强,以缓胜急。守中持正,万法归宗。

  气沉渊海,意贯苍穹。无为而治,大道自通。”

  张三丰说罢口诀,便开始亲自演示起太极拳法。只见他身形飘动,如行云流水,每一个动作看似缓慢,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和变化。

  王一帆和张无忌目不转睛地看着,心中默默领会着其中的精髓。

  张无忌悟性极高,很快便跟上了张三丰的节奏,开始模仿着他的动作,一招一式之间,已初显太极的韵味。

  王一帆则稍显吃力,但他眼神坚定,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姿势和力度,力求做到与张三丰的演示一致。

  “注意动作的连贯性,不要有丝毫的停顿。”张三丰在一旁指导着。

  王一帆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呼吸与动作相配合,渐渐的,他的动作也变得流畅起来。

  张无忌此时已经能够自行领悟一些拳法中的变化,开始尝试加入自己的理解。

  王一帆看到张无忌的进步,心中暗暗较劲,更加专注地练习。

  过了一会儿,张三丰停下动作,说道:“好了,你们自行练习,我看看。”

  王一帆和张无忌不敢懈怠,继续认真地演练着太极拳法。

  王一帆时而皱眉思索,时而舒展眉头,每当他发现自己的错误,便立刻纠正。

  张无忌则越练越顺畅,拳法中的阴阳变化运用得越发自如。

  就在他们练得入神之时,赵敏在一旁不耐烦地说道:“这慢吞吞的拳法,能有什么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一帆和张无忌并未理会,依旧沉浸在拳法的世界中。

  又过了一段时间,王一帆和张无忌终于停下,望向张三丰,等待他的评价。

  张三丰微微点头,说道:“无忌已得其形,一帆也有进步。接下来,我再传授你们太极剑法。”

  张三丰抽出佩剑,身形一闪,便施展出了太极剑法。剑影飘忽,似虚还实,宛如蛟龙游舞,令人眼花缭乱。

  王一帆和张无忌全神贯注,眼睛紧盯着张三丰的每一个动作,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张无忌率先尝试模仿,他手中的剑缓缓舞动,剑气纵横之间,已有了几分太极剑法的韵味。

  王一帆则在心中不断回想张三丰刚才所演示的剑招,手中的剑慢慢抬起,起初有些生涩,但随着他的不断调整,动作逐渐流畅起来。

  “剑法重在以意御剑,以柔克刚,不要过于追求剑招的凌厉,而要注重剑势的流转。”张三丰在旁提点道。

  王一帆若有所思,手中的剑势变得更加圆融,剑与身合,身与意合。

  张无忌则剑走偏锋,在遵循太极剑意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对剑法的独特理解。

  赵敏在一旁看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嘴上仍不饶人:“哼,这般软绵绵的剑法,能敌得过我的高手?”

  王一帆和张无忌充耳不闻,继续沉浸在剑法的修炼之中。

  此时,两人的剑法都已渐入佳境,剑影交错,形成了一幅美妙的画面。

  突然,赵敏身后的一名高手按捺不住,飞身跃出,朝着王一帆攻去。

  王一帆随心出剑,剑随心动。

  “哈哈哈哈哈??(???*)”

  张三丰开怀大笑起来,太极奥义就是不拘于招式的框架。

  喜欢畅游诸天万界始于武当请大家收藏:(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