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第642章 跨越数千里的空袭

第642章 跨越数千里的空袭

  珍珠港被偷袭后的美国,全国上下憋着一口恶气。

  不仅仅是因为在日军的偷袭中,美军付出了四艘战列舰、两艘驱逐舰、188架飞机的原故;

  也不仅仅是因为此次空袭造成了2400余名美国人的丧生。

  最重要的一点是日本人不宣而战,在针对珍珠港的空袭发生后,才拿着战书向美国人宣战。

  【阴谋论:这是美国核心层最期待的结果。】

  美国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此时此刻,美国政府急需要一次报复行动来振奋民心,急需要一次在战术上而言毫无意义的报复行动,来证明他们坚决的意志。

  于是在12月下旬,美国总统便在参谋总长联席会议上向军队下达指示,务必要尽快组织起针对日本鬼子的报复性打击。

  但美国军方却非常的无奈,他们能想到的报复手段是派遣舰队尽可能的靠近日本本土,然后从航母上起飞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后返航。

  按照这个方案,以美国海军的轰炸机航程,他们的舰队必须要靠近到距离日本本土几百公里的海面上起降飞机。

  否则很容易出现肉包子打狗的局面。

  但是,偷袭珍珠港后的日军,已经占据了制海权,越靠近日本的本土,被日军发现的几率就越大——距离日本本土几百公里无异于在日本海军的眼皮子底下,这等同于送人头。

  航母上起飞的飞机能不能炸到日本本土不好说,但他们的这一支舰队,在远离夏威夷六千公里的地方,肯定会被日本人给悉数报销。

  美军被难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完成总统交代的任务。

  一封来自中国的电报却让美军的将领们看到了希望。

  一个名叫佐克的陆战队中校,在中国战斗之际,向他们进言——或者说是请求,这个年轻的中校这样请求:将陆军的B25搬上航母的甲板,用B25施行对日本本土的报复轰炸,以回应日本鬼子对珍珠港的偷袭之举。

  美军的将领们立刻开始了论证,他们在地面上圈出了航母甲板的范围,用B25来试验能否起飞。

  答案让他们满意。

  唯一的问题是可以起飞,但做不到降落。

  航母的甲板太短了,根本不足以支撑陆基轰炸机的降落。

  但佐克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轰炸结束后,轰炸编队不再返回根本无法降落的航母编队,而是飞向中国,在中国境内降落。

  这简直是一个天才的构想!

  B25的最大作战半径是2100多公里,但这是理论数据,实际数据严重受载弹、飞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的作战半径不可能这么高。

  而佐克的计划,只需要海军舰队将轰炸编队送到距离日本本土1200公里的位置,轰炸编队跨过这1200公里轰炸日本本土后,再飞2000公里就能在中国浙江或者江西境内降落。

  2000+1200,远远小于B25的最大航程(作战半径乘2)。

  确定了可行性以后,美军就开始了试验。

  ……

  对于空袭东京,张安平非常的热心。

  在这件事上,他给自己设立了两个小目标:

  1、借此机会扶佐克一把,跟更多的美军将领拥有牢固的私人关系——主要是为了美援;

  2、争取通过这一次成功的空袭东京,让美军将空袭日本常态化——在中国境内布置轰炸机、战斗机,通过频繁的轰炸削弱日本的战争潜力。

  前者很容易达成,但后者就纯粹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可让张安平意外的是,因为这个计划是佐克向美军提供的思路,这让佐克在这一项军事行动中拥有了很大的发言权,他是41年12月底就被美军急匆匆召回本土的,不成想42年的2月底,张安平还在磨刀对付吸血鬼的时候,他又火急火燎的来到了中国,直接跑诸暨来见张安平。

  他人还没见到张安平,声音就先传到了张安平的耳中:

  “张,我需要你的帮助!”

  张安平昨天才收到了佐克要来的消息,没成想第二天这货就出现在了诸暨,他诧异的迎上去:

  “出事了?”

  “不,不是出事,是好事!”

  佐克中校——不,准确的说是佐克上校,因为护侨有功、又带着部下从租界安然返回,在急需要实战经验丰富的军官的美军中,佐克不出意外的升了一级。

  “计划敲定了,我们正在佛罗里达州的埃格林机场正在进行适应性训练,不过为了保证整个行动的顺畅和安全,陆军航空兵的杜立特中校跟我几次商议后,决定采取一项安全保险措施。”

  佐克急切的说出了保险措施的内容。

  这个保险措施让张安平有种天上掉馅饼的错觉。

  佐克和杜立特中校商量的保险措施很简单:既然要在中国降落,那为什么不考虑在中国布置另一支轰炸编队?双重保险保太平嘛!

  既然要布置另一支轰炸编队,那为什么不干脆再布置一支战斗机编队用以护航?从而直接拆掉第一支轰炸编队上的所有自卫武器呢?

  这个消息让张安平惊喜到的合不拢嘴,他本来的打算是等这个时空中大概率要改名的【杜立特空袭】结束后,通过种种关系让美军在中国境内布置轰炸机,用以常态化的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