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到底是孩子少了些。”
因着太子妃只得了一个格格,太子这边就有些等不了,之前李侧妃就生了一个阿哥,反正都有庶长子了,太子妃索性就不管了,接着毓庆宫就生了二阿哥和三阿哥了。不过三阿哥年幼,没立住。现下,毓庆宫就还是只有大阿哥和二阿哥。
乌雅秀贞虽说是长辈,但一个外八路的算不得什么正经长辈的长辈,也不好说让太子妃自己生的话,免得太子妃听了心里不自在,就说起来这蒙古的事儿:“以往懒散,只觉得出宫哪儿有在宫里享受啊,那路上奔波,外面风吹雨晒的,我才不稀罕到外面去,但是真出门了吧,那和宫里确实是不一样的,外面的那风风雨雨,都和宫里不同,有空呢,还是该出去走走。”
用九格格的话说,那就是外面的空气,都带着自由的味道。虽然乌雅秀贞不太明白这空气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这自由又是从何说起的——毕竟九格格在宫里也没被禁足啊,她十来岁开始,就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了,到了十四五,别说整个京城了,就是整个大清,都是她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了,也没有不自由啊,既如此,那又何来自由这一说呢?
但九格格说的开心,乌雅秀贞也就不去仔细追问,反正闺女长大了,她自己有主意,也有本事,她这个做额娘的,少操心就是了。
现如今呢,乌雅秀贞就正好劝一劝太子妃:“得空了也到外面走一走……你也是做嫂子的,不管谁家有个什么宴会,到外面散散心也是好的。这心情好了,病也才好的快是不是?”
“劳德妃母惦记了,其实我这病已经是好了许多,不过是因着懒散,这才有些不理事儿的。”太子妃笑着说道,她对乌雅秀贞今儿的来意是心知肚明,但是怎么说呢,最近这段时间,确实是有些提不起来劲儿。
一来是因为太子的处境,二来也是因着她自己,久久怀不上……再者呢,之前天气热,人都懒得吃饭了,哪儿还有力气管事儿呢?但现在乌雅秀贞既然找上门来了,这事儿,该她担起来的,她还是得担起来的。
两个人很有默契,就只是提一口,具体的,并不详细谈。
太子妃问起来蒙古的事儿,乌雅秀贞也偶尔问一问宫里的事情,两个人相谈甚欢,到了中午,太子眼看要回来了,乌雅秀贞这才赶紧起身告辞。
转头太子妃好转的消息就传出来了,太子妃特意在御花园举办了小宴会,算是答谢之前惠妃她们的帮衬。
乌雅秀贞并未参加,她又没帮忙。她倒是在宴会之后,邀请了章佳氏,姐妹两个一起逛园子。
御花园的景致,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按照时节进行布置。现如今到了秋天,原本的花卉就换成了菊花,今年的菊花,自然也不是往年的菊花了——往年开得好的,基本上都被剪掉用来簪花或者布置物资了,再或者,干脆就是赏赐人了,不可能是留到今年的。
“今年这菊花,倒是颜色好。”乌雅秀贞笑着说道,章佳氏点点头:“听说是开封那边送过来的,有名贵品种呢,娘娘若是喜欢,回头让人带到永和宫去。”
“不用弄到永和宫,带回去还得让人专门照看,不如就放在这里,若是喜欢,过来看一看也就成了。”乌雅秀贞笑着说道,一抬头,就正巧看见了宜妃,宜妃正带着两个小答应也在逛园子。以往她都是和大郭络罗氏做伴儿的,但大郭络罗氏身体不好,她年轻时候跟着前头的男人奔波,后来死了男人又被婆家磋磨,虽说进宫之后也有好好调养,但毕竟是亏了底子了,落下了毛病,所以一到这变天时候,就容易生病。
宜妃也看见了乌雅秀贞,就过来请安:“给德贵妃请安,德贵妃今儿瞧着气色好的很。”
乌雅秀贞笑眯眯的:“今儿日头好,本宫心里就舒坦。宜妃气色也不错,唇红齿白的,对了,代我问大郭络罗氏好,好久没见她了,得空了一起喝茶。”
宜妃笑着应了下来,又问起来十四阿哥的事儿:“听说要去云南?”
“嗯,云南那边有些差事,明日里就该启程了。”以往她操心,十四要出门,恨不能衣服食物,样样操心,现在嘛,两辈子了,她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孩子你越是照看的精细,他就越是长不大。你做父母的,稍微放开手,反而孩子会更懂事儿。
再者,十四都成亲了,出门在外,那行李什么的,也有自家福晋操心,乌雅秀贞就很不必费这个心思了。
“十四倒是能干,小小年纪,也出门办差好几次了,皇上也时常夸赞十四呢。”宜妃说道,乌雅秀贞心里就提了几分警惕,宜妃这个人吧,特别的掐尖要强,就好像胤禛小时候和五阿哥争夺玩具一样,宜妃从不问对错,只会护着自己儿子的。她这样的性子,只会觉得自家儿子天下第一,从不会随便张口去夸赞别人家的孩子的。
这会儿忽然夸赞十四,那必然是有缘故的。
乌雅秀贞就挑眉笑道:“十四在打仗上确实是有点儿天赋的,皇上素来对阿哥们要求严格,他能夸赞十四,也是十四确实能干,不过,皇上也没少夸赞五阿哥是不是?”
至于九阿哥,不提也罢,皇上前两天刚训斥过九阿哥,说他与民争利。因为九阿哥又开了几家铺子,偏偏都是,普通人能做的生意铺子。身为上位者,也不是说不许你做生意,连乌雅秀贞这种后宫女眷都有几个铺子呢,但是你不能做那种寻常百姓都能做的生意。
而且,好像还听说,九阿哥专门倒卖粮食?朝廷官员的俸禄,是包含了一些粮食的,但这些粮食都是陈粮。大部分的官员不缺钱,于是等俸禄发放下来,这部分的粮食,他们就拿去粮店置换一番,用这陈粮,换新粮。
然后这陈粮呢,再被粮店给卖给寻常百姓。
中间是有一些差价的,这生意算是正经生意,官员三斤陈粮换两斤新粮食,粮店里一斤陈粮五个铜板,一斤新粮食七个铜板,这也是明码标价的。
所以这生意不算是违法,康熙就算是知道,也并不会将九阿哥怎么样了。
但是,若九阿哥不做这生意,那这生意就是民间商户做的。但九阿哥一插手,那些官员们肯定是第一选择九阿哥,不管是为卖九阿哥一个好,还是为别的什么。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