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第134章 赵云礼动心思

第134章 赵云礼动心思

  换了套干净衣物,王川拿出笔墨纸砚,来到桌案前坐下,湿漉漉的长发披着,略做思索,压好纸张,粘了粘墨汁,提笔在纸上写道:

  “臣豫州平阳府知府王川谨奏,伏乞天听:

  望日(每月十五)丑时三刻,宁王李豪堉以"清君侧"为号,尽发北昌卫所兵甲,聚十万虎狼之众沿清河江而上,豫州总兵杨成梁、豫州副总兵邓云龙血战殉国,城头遍悬逆旗。臣闻报惊骇欲绝,踉跄间碰翻铜兽香炉,火星燎焦官袍竟不自知。

  如今,叛军先锋已至平阳府。彼处豫州巡抚赵云礼闭门死守,然孤城难守,士卒多为民兵。

  臣星夜遣率五百死士押送粮秣,出平阳府城,藏于虎渠山凹中,竟遇叛军来袭。

  但臣靠地势天险,阻敌于外,为朝廷后续大军,留粮草。

  如粮草留于平阳府,必成叛军囊中之物,此乃资敌之举。

  臣身中三箭,每日咳血一升。终日忧心忡忡,言宁王大军先锋统帅,曾为臣之妻,恨臣愚昧无知,被妖女迷惑,让其大患留存于世,臣愧对皇上,愧对朝廷。

  今晨登山巅远眺,见清河江上战船猎猎,敌人来势汹汹,臣深表忧虑。

  臣食君禄数载,早置生死于度外。唯念太祖高皇帝栉风沐雨之基业,恐毁于逆贼之手。伏乞陛下速发天兵,若援军迟至旬日,则两省膏腴之地尽陷贼手。

  临表涕零,血染奏章。

  大乾永清十二年四月初三

  平阳府知府臣王川顿首百拜。”

  望着写好的奏折,王川甚是满意,嘴角不自觉地翘起一抹弧度,接着拿出平阳知府大印。

  “哐当!”

  一下盖在上面,朱砂半褪。

  然后拿起桌上的小刀,犹豫片刻,咬了咬牙,心中一横,刀刃在手指上划开一道口子,鲜血顺着手指慢慢滴落。

  “滴答!滴答!”

  鲜血落在奏折上,见差不多,王川立刻包扎手指,双眸一眨不眨地望着鲜血凝固。

  王川明白,与其等皇上和朝廷兴师问罪,还不如主动上折子,将事情从头到尾交代清楚,何况他和叶初雪本就没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他不怕锦衣卫查,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

  “来人!”

  他向屋外大声喊道。

  一名士卒急匆匆地进来,躬身问道:

  “大人,有何吩咐?”

  王川拿起桌上的折子,站起身绕过桌案,来到那士卒面前,吩咐道:

  “派快骑加急将这封奏折送往京城,走驿站,即刻出发,务必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京城,不得怠慢。”

  那士卒急忙接过奏折,手都微微发颤,应道:

  “是,大人。”

  那士卒正欲转身离去,王川还是不放心的叫住他,再次吩咐道:

  “让莫渊明一起去。”

  那士卒拱手应道:

  “是,大人。”

  ……

  三日后。

  平阳府城迎来了宁王的先锋大军。

  大军井然有序的驻扎在平阳府城外的开阔地带,各种攻城器械已经准备完毕,不日便会攻城。

  站在平阳府城城墙上的赵云礼,此刻望着密密麻麻的叛军,整颗心沉入谷底,眉头下意识皱成川字。

  攥紧的拳头砸在石砖上,骂道

  “该死的宁王,该死的反贼。”

  如今,平阳府城彻底成为一座孤城,他除了死守,别无选择,一旦城破,他必会被杀来祭旗,落个与怀江巡抚一样的命运。

  他很不甘心。

  入阁拜相就只差一步,便可进入这个帝国的权力中心,施展年少时的政治抱负,走一条经世致用的成圣之路。

  然而,现在一切的一切,都因为宁王的造反,而烟消云散,二十余载的辛苦努力,成为梦幻泡影。

  当然,守住平阳府城,等待朝廷大军赶来,依靠功勋在进一步,也不是不行。

  但赵云礼还是挺有自知之明。

  连杨成梁和邓云龙这种沙场老将,都未能挡住一个回合,他一个科举正途的读书人,拿什么跟敌人斗。

  想到这里,赵云礼忍不住轻轻一叹,扭头看向平阳守备,问道:

  “能不能守住?”

  那守备像吃了苍蝇一样哑火在那里,神色难看至极,本就靠祖上余阴,这才混得个平阳守备。

  吃喝嫖赌纳小妾,他样样精通,打仗守城啥不会,妥妥的纨绔子弟。

  见他迟迟不语,赵云礼忍不住骂道:

  “你是聋了吗?”

  这雷霆般的声音在他耳边炸响,那守备浑身一激灵,双腿忍不住一哆嗦,足足过了半晌,这才磕磕绊绊说道: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