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十诫诗

  从启蒙起,沈灵毓就开始背唐诗宋词,但因为没上心,所以除了个别好背好记,朗朗上口的,或者每次语文考试都会考的诗词,其他的能记个一句半句都算她记性好了。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大多数人在毕业都把所学的知识全还给老师了。

  沈灵毓一点都不讨厌唐诗宋词,还有诗经与元曲,她都蛮喜欢的。因为喜欢,她还会就她读诗词时的感悟与体会进行绘画。

  有时候诗词才念了一首,画却已经画了好几幅了。以至于盛嘉元对她发出了灵魂一问:你究竟是喜欢念诗还是借着念诗的名头画画?

  被一击必杀的沈灵毓只能打哈哈,将这事糊弄过去了。

  但或许是因为画得多了,被沈灵毓记下的诗词越来越多,但她还是讨厌被老师强制要求必须背哪一首哪一句,这种强制背诵的感觉真的很糟糕。

  可以说,老师越是让背什么,沈灵毓越是反感什么,所以后来她背的诗词越来越多,画却越来越少了。

  盛嘉元问她怎么不画了,沈灵毓只说她没有灵感了,因为她现在背诗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罢了。

  但唯有一首,沈灵毓将其记在了心上,至死都没忘。那就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写的一首情诗:《十诫诗》。

  因为这首诗是用藏文写的,所以有两种译文。相比现代诗的形式,沈灵毓更喜欢曾缄先生的古诗形式: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后来一位网络作者白衣悠蓝对这首《十诫诗》进行了第五到第十的加续,反响很是热烈。因为有很多人喜欢这首诗,所以传播速度很快。

  因此很多人再读到这首《十诫诗》时见到的都是经过加续后的,但这位网络作者加续的真的很好,以至于读这首诗的人都没意识到不对劲,都以为原诗就是如此。

  《十诫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沈灵毓也不明白为什么自打她见到这首诗起就一直记得,无论是原诗还是被加续过的,她都记得清清楚楚,甚至还默写了无数遍。

  明明华国历史上有那么多传诵了千百年的情诗情句,但只有这首最能打动沈灵毓,令其将它记进了脑子,刻在了心上。

  后来她了解了写这首《十诫诗》的仓央嘉措的经历后,她就更忘不掉这首诗了。

  再后来,沈灵毓终于想明白她为什么如此痴迷这首诗呢,因为她在这首诗里见到了她与盛嘉元的未来。

  想明白后,沈灵毓更加忘不掉这首诗了。每当她与盛嘉元因为他母亲的阻挠无法在一起,觉得身心俱疲,痛苦难受到就地打滚时她就会默写这首诗。

  而盛嘉元呢,他其实并不喜欢这首诗。因为无论是这首诗,还是写这首诗的仓央嘉措,结局都太令人惋惜了。

  可沈灵毓喜欢呀,所以盛嘉元也将这首诗记在了心上。或者说沈灵毓所喜欢的一切,他都记在了心上。

  沈灵毓重生回到过去后,她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像个小孩一样,一点都不觉得羞地用她那三十岁的灵魂,(唔……或许说40岁也行吧)跟家人撒娇有什么可耻的。

  且当她能下床走动后,更像只跟屁虫似的跟在她家人身后,怎么都撵不走。

  当然了,她的家人也不会真的将人撵走,要不是手上有活实在抽不出空来,他们更想将沈灵毓背着或抱着,一刻都不放开。

  毕竟他们差点就失去了沈灵毓,纵使她的身体在一天天的变好,再也不像一具皮包骨头的骷髅了,可那种只能空坐在一边,什么都做不了的无力与挫败的感觉却还在折磨着他们。

  沈灵毓知道她家里人是被她给吓着了,可是……她除了亲亲抱抱他们,安抚他们她已经没事了,让他们放宽心,还能做什么呢……

  任是再粗神经的人,遇到这种事也会留下一些后遗症的吧!

  沈灵毓原以为等到她能行动自如,能小跑上一小会儿的时候,她的哥哥们会是第一个带她出门玩的人。

  可事实告诉她错了,在她重新恢复出门的自由,被家人允许出门放风之时,她家里出现了一对本不该在这时出现的祖孙俩。

  在等待重生的那十年里,沈灵毓想过很多很多人,哪怕是令她极为厌恶的人她都有想起过几次,可唯有一个人,她一直都在避免自己想起他。

  就算有时候真的控制不住想起来了,她也会第一时间用别的人将其换掉,她不愿,也不敢想起这个人。

  因为一旦想起了那个人,到时候痛的就不止她的身体了,还有她的精神,也会倍受折磨。

  以魂灵之体接受折磨就够让沈灵毓受的了,就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