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文学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 第176章 组建特务组织‘根\’,阿玛特拉斯!

第176章 组建特务组织‘根\’,阿玛特拉斯!

  如今袁耀麾下科员不光担任着商会和地方小吏的角色,更是类似于大明锦衣卫那般,帮他传递领地里的密报。

  正常政务呈报的是如今袁耀麾下最高文臣领袖,阎象。

  类似这种密报,则呈报给袁耀最心腹之人李锋。

  他本就是袁耀的老师,后担任亲卫。

  在许褚和典韦出现后,就代替了李锋在亲卫上的作用,袁耀便干脆将其任命为总指挥使。

  让其成为特务头子,组建特务组织‘根’。

  其实‘根’这个名字袁耀觉得挺好的,锦衣卫对于袁耀来说太高调,校事府的话,又不太好听。

  一棵帝国的参天大树,注定是需要有隐藏在地下的根来负责处理一些见不得光的事务的。

  就是让某个身上插满了眼珠子的老登给污染了,让这名字给人一听就有种膈应的感觉。

  不过古代又没有那部动漫,所以袁耀觉得无所谓,就称呼其为‘根’。

  由李锋成为‘根’的第一代指挥使,挑选人才来帮他筛选处理信息。

  各地送来的密报,对其重要性进行筛选排序后呈报给他。

  可以说目前袁耀对于自己的地盘,有着百分百的控制力。

  像是山越贼首祖郎劫掠这件事,负责带兵驻守丹阳郡的蒋钦都没来得及给他发来战报呢,他就先一步知道了。

  还通过在薛礼麾下的科员,知道了薛礼如今和那贼首祖郎疑似是有勾结。

  袁耀的手指敲在案几上,眼睛微微眯起

  “薛礼……往日投我时看着像是个聪明人啊,怎么如今却拎不清了。

  那祖郎有多少人?”

  说实话,薛礼的背叛在预料之中,这家伙本身也不是什么他的铁杆支持者。

  只不过当时的情况,他属于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不得已才来投他,甚至用此功绩换到了丹阳郡太守的位置。

  但他这个太守当的可不像是个真太守。

  一郡的太守,这么说吧,就是当地的皇帝。

  看三国仔细的朋友能发现,很多地方如今还称之为国。

  像是沛国、粱国、齐国、中山国这些地方,其实就是一个郡,但当地的太守,却被人称之为国相。

  他薛礼之前也是国相,是彭城国的国相。

  下面的官吏,都可以称自己为臣,称其为主公。

  由此可见,一郡太守对于当地而言的权力有多大。

  所以薛礼这个曾经做过国相的人,怎么能忍受每一件事的权利都在袁耀那?

  薛礼最开始担任丹阳郡守时,还多少能拉拢当地世家捞钱,有一定的权力在手。

  可随着时过境迁,从袁耀发展出属于他的公务员体系后,几百个科员从吴郡离开,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丹阳郡。

  随后是会稽、豫章。

  有这些科员在,薛礼想要盘剥百姓是不可能了,只要加入商会的,都免除苛捐杂税。

  就算是商会员工交税,那也不是交给他薛礼,而是往袁耀那去交。

  每个县多的收一万人,少的也得手五千,几乎就占据了一个县的半数人口。

  别说薛礼想要盘剥了,就连当地世家豪族想要盘剥百姓都不可能了。

  这就是权利,薛礼对于这些带着袁耀烙印的科员是敢怒不敢言,他们把控着所有权利。

  薛礼想过要贿赂他们,却发现根本不可能。

  第一代的科员还是太实在,毕竟是从吴郡出来的。

  当时的吴郡,袁耀对世家的态度是不合作就死,连带着这第一批科员对于当地和对薛礼的态度也是一样。

  后面到徐州、关中、颍川的时候,袁耀才将条件放宽。

  所以可以想象薛礼得有多憋屈。

  没权不说,还没钱。

  这种情况下,他想反抗,就非常合理了。

  之前阎象和张纮在讨论他麾下整体情况时,第一时间就指出了薛礼这一环的漏洞,点名薛礼之后必反。

  袁耀就记在心里了,对此早有预料。

  但薛礼这家伙比他想的还能忍。

  想来,应该是因为他自己手上寸兵没有吧。

  所以才和山越贼首祖郎进行勾结,这祖郎手上可战的山越至少得过万,他薛礼才敢有异动。

  果然,李锋汇报中,经过探查的祖郎势力,聚拢山越宗族部众多达五万人,聚集在泾县附近,可战之兵则有一万五千余人。

  “才一万五?”

  袁耀的语气中满是嫌弃,李锋哑然

  “公子,已经不算少的了,山越从古至今都无法根除,是大汉的附骨之疽。

  寻常山越,也不过就是千把人。

  这祖郎似乎是在有心人的帮助下,才聚拢了山中各部族,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